Page 70 - 《党政研究》2023年第5期
P. 70

执政为民的使命型政党,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重要价值理念。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自成
             立之日起,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需要的角度
             看,需要是任何政治主体最基础的存在本性,任何政党都要以维持执政存续的 “需要”
             为基础来展开治理活动。长期执政、大党执政与大国执政等复杂条件下牢记初心使命、维
             护团结统一、提升执政能力、推进自我革命,这些构成了党内法规的主体内容,也是解决
             大党独有难题之 “需”。当然,政党的需要并非一成不变,政党也要针对各种变化做出相
             应的反应,这实际上正是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具备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追求,也是政
             党的价值所在。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政治生活中不断产生的需要推动着政治发展。就党内
             法规与大党独有难题而言,“党规与需要”的互动关系是成为政党长期执政、国家繁荣发
             展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发挥好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
             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有效推动大党独有难题的不断解决。党规之治自身是一个
             复杂系统,再加上它身处管党治党、执政兴国系统之中,因此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势必事关
             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 从这一意义上讲,在制定和完
                                                                         〔 15〕
             善党内法规时,就要以大党独有难题的时代变化而获取尽可能充分的需求反馈。中国共产
             党作为治国理政的主体,党的建设的需要是政党意志的反映,也构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
             前提,长期执政的追求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任务就构成了党内法规的时代使命。在现
             实中,大党独有难题是否得到解决既是衡量 “党规之治”的尺度,也是评判我们党治国
             理政效能的重要标准。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始终围绕治国理政之需来推进,党
             的制度全面发力于管党治党并深刻作用于治国理政,充分彰显党内法规在保障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上的独特制度优势和政治效能。
                  其次,在引领、规范、保障等方面实现党内法规与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贯通。这 “三
             个方面”作为过程要素贯穿于政治建设、思想作风、监督保障、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环
             节,以联动状态贯穿于大党独有难题解决的全过程。在政治建设环节,党的领导法规制
             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制度保
             障。无论是从党的组织架构,还是路线方针的制定与执行,都是政治领导的一种 “有效释
             放”,是以党的意志为核心的,这集中体现在党的政治建设的各项制度中。政治建设并非
             形式上的口号,而要以党的政治建设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思想作
             风建设中,只有将精神品质塑成的政党共识以党内法规方式加以明确,“思想作风建设”
             才能得以体现。思想作风是党的 “精神谱系”的根本体现,也是 “精神支撑”的价值表
             达,党内法规参与思想作风建设既能保证立规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也促进了思想建设的入
             脑入心,从而形成党内法规与思想作风建设的良性互动。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是维护大党
             执政和保证长期执政的基础条件,是践行初心使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 “压舱石”。在监
             督保障中,需要依规规范公共权力,有效施行民主决策,健全监督程序。在中国,党组织
             的职权职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标准要求和方式方法、党员行为的监督奖惩等诸多事
             项需要依照党内法规制度,明确其运行的界限,始终以锻造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
             基点。在监督实施中,要压实各级党委 (党组)的责任,推动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
             协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科学完善的党内权力监督机制,是党内规范法治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实现党内权力监督的法治化和党内治理的法治化。 在纪律建
                                                                                               〔 16〕
             设中,核心任务是把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完善党的纪律体系。为此,要强化政治纪律的统
             领性作用,通过政治纪律建设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从整体上提高党
             的纪律建设成效。习近平指出:“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
             能成其为政党。” 在此基础上,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围绕政治纪律从严执纪,保证党的
                               〔 17〕
                  8 ·  ·
                 6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