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党政研究》2023年第5期
P. 47
党 政 研 究 2023 5
“数字下乡” 的技术结构化实践过程探析
———以 Z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数据平台为例
李净净 马良灿
〔摘要〕以 “数字下乡”为核心的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了乡村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
变革。数字技术优化了乡村治理结构,但也面临技术结构性难题。案例县的 “数字下乡”实
践表明,数字技术通过共享乡村治理资源、优化乡村数字治理主体、改进乡村治理结构等方式
实现了技术与社会的耦合。数字技术使用者通过数字解释图式、数字资源、数字规范约束了乡
村治理中组织成员的行为、强化了基层政府行政权力的规范性、建构了数字治理的合法性,但
也引发了深层次的数字权力不平等和数字排斥问题。
〔关键词〕技术结构化;数字治理;数字下乡;嵌入;基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 -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8048 - ( 2023)05 -0045 -10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 “数字下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的关键。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高位推动下,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乡村、建设乡村的
“数字下乡”运动。某种程度上说,“数字下乡”本质上是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的嵌合过
程。数字技术在乡村社会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改善了乡村社会的网络通信设备,提升了村
民的数字素养 ,推动了乡村数字产业发展 ,激活了乡村治理活力 。另一方面,数字
〔 2〕
〔 1〕
〔 3〕
技术也带来技术与乡村社会的融合困境,如数字技术理性与乡村社会传统、感性秩序等现
实情境的耦合失调 、数字技术技能存量不同而出现的数字使用差异等,引发数字鸿沟、
〔 4〕
数字排斥、数字权力扩张等问题 ,使 “数字下乡”面临各种现实困境。
〔 5〕
在信息社会,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生产要素,其体现社会发展成效的关键在于它在
乡村社会的扩散与推广。 这一过程既受到数字技术自身结构特征的影响,也与乡村社会
〔 6〕
的文化、组织、制度、管理等制度环境紧密相连。基于对数字技术在乡村社会的传播和扩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乡村振兴背景下复合型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21BSH095)
〔作者简介〕李净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良灿 (通讯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
杨凌 712100。
5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