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党政研究》2023年第5期
P. 42
现代政府的目标,以 “整体智治”理念推进政府数字化改革,围绕群众和企业的 “关键
小事”,深化便民利企 “一件事”改革,实现跨层级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实现从碎片化治
理到整体治理转变。
三是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化创新实践有效地配置了城市稀缺资源,破解了城市治理中
的一系列问题,为政府提出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提供了信心。2020 年 6 月杭州出台 《关于
做强做优城市大脑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重要窗口”的决定》,从坚持数字赋能城
市治理、健全城市大脑平台架构等方面,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随后,杭州市上城区开始打造 “会思考的街区”。
(二)专班运作和部门协同
数字化创新是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体制协同增效的过程,并推动城市运作模式从部门
本位向专班运作与部门协同的转变。 数字化创新在表达治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还为部
〔 24〕
门协同和流程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一是专班运作。近年来,在解决城市特定问题上,数字化创新与专班运作同步出现,
成为数字时代城市治理的一个显著特征。专班是临时性机构,聚焦问题,打破层级壁垒条
块壁垒,从与任务相关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集中攻关,任务完成以后,专班自动解散,
抽调的人员重新回到各自部门。专班成员虽然来自各部门,但是并不代表任何一个部门,
而是从整体政府的角度,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办事流程、政策方案或者开发特定的应用场
景。譬如,为了解决医院周边车辆拥堵的难题,杭州市上城区抽调区交警、城管、卫健等
部门人员,成立工作专班。
二是多部门协同。数字化创新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间的业务协同。为解决车
辆拥堵问题,城市大脑为各层级、各部门协同打通多个场景。卫健部门整合医院挂号平台
多的问题,提前推送最优方案的提醒短信;交警部门实时发布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指数,
并与高德地图合作开设医院周边交通应用场景;城管部门切实做好医院周边停车场库数据
校准,提高已有车位泊车率;公交集团根据赋能数据合理规划公交路线,增加就医专车。
城市大脑推动部门协同,使居民畅快出行、便捷泊车、舒心就医等多个场景实现有机衔
接。
(三)治理结构的平台化
数字化创新表达而不是取代城市的多层级多部门的治理体制,然而,数字基础设施和
数字制度模块,的确在推动治理结构的改变,其中,城市治理的重心下沉到街区,街区从
城市治理的 “末梢”变为 “前哨”,数据和部门力量自上而下地向街区汇集,推动以街区
为中心的平台治理结构逐步形成。
一是街区成为城市治理的重心。数字化转型推动街区从被动执行政策的 “末梢”变
为主动牵头抓落实的 “前哨”。城市大脑直接赋能街区,实现部门数据在街区融合,为街
区精细精准治理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撑。街区发挥牵头抓落实的作用,把市级、区级的部门
协调统筹下沉到街道,街道与市属、区属职能部门直接互动,街道排查辖区内的医院、商
场、小区等各类停车泊位的分布,统筹变为医院的配套;区属职能部门力量下沉到街道,
譬如在街区组建集公安、城管、应急、镇 (街)综合信息指挥室等多部门的综合治理大
队,实现 “一支队伍管巡防”。
二是以街区为中心的平台治理。数字时代,改革的中心从条线的部门转向街区。平台
是数字技术与治理体制机制协同增效的实现形式,通过创建模块把多部门多层级多领域的
治理主体、资源整合进来,使部门的职能和权力被重组到街区治理的应用模块中 ,通
〔 25〕
过设计激励机制和协同规则,产生积极反馈效用,推动协作的扩散 。例如,围绕治理
〔 26〕
0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