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80

党 政 研 究  2023 4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





                       ———从文化象征的 “大一统”到政治制度的 “大统一”



                                                        胡  键







                      〔摘要〕古代中国的治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实际上是从 “大一统”到 “大统
                  一”的重大变迁。郡县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产生于秦国统一中国以后的政治实践,但在分封
                  制下,县治、郡治作为一级治理机构早就在秦一统前的各诸侯国中出现。“大一统”并非专指
                  以郡县制为内容的君主专制制度,实际上在君主专制出现之前的文献中就已经提出了 “大一
                  统”,这种在分封制下的 “大一统”是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文化秩序和政治象征。尽管后来周天
                  子式微,但周天子依然是诸侯国君权力合法性的来源,所以周天子仍处于 “天下”的中心,
                  是 “天下共主”。以郡县制为内容的君主专制后世称之为 “大一统”,而实际上是 “大统一”,
                  已经上升为一种政治制度,而不是政治象征。这种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偶尔有人提出
                  了质疑,但都被打压下去。郡县制的 “大统一”并非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是反复博弈而维
                  系的垂直权力结构关系。由于是权本主义的治理逻辑,因此这种权力结构关系只能是服从与被
                  服从的消极互动关系。
                      〔关键词〕古代国家治理;分封制;郡县制;大一统;大统一

                      〔中图分类号〕D69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3)04 - 0078 - 13




                  一、引 言
                  治理作为一种互动关系和互动过程,不是西方政治学说的独创概念,中国在上古时期
             的部落社会治理中就已经有这种互动关系了,那时候虽没有 “治理”这个概念,但已经
             有治理的实践,从 “ 硋”所表达的意思就可知古代治理的实践内容。 中国古代第一
                                                                                          〔 1〕
             “书”《尚书》的 《洪范》篇中有 “ 硋用三德”之说,这个 “ 硋”就是指治民所用刚、
             柔、正直之三德。 换言之,治理作为一种实践在中国古已有之。近年来学术界有种声音,
                                〔 2〕
             认为郡县制的 “大一统”体制是中国最好的治理体制,而所谓 “政治科学回到历史”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的算法文化引导机制研究”( 22&ZD316)
                 〔作者简介〕胡键,上海政法学院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1701。




                  8 ·  ·
                 7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