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28
福祉和推进共同富裕等问题时,提出应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
好这项工作,完善公众利益和诉求的表达和探测机制是关键。当前,信访制度及各类网络
问政制度是这一机制的重要制度载体。 但作为代议机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各级人
〔 16〕
大代表也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制度载体。
在民意探测机制方面,近年来各地人大常委会围绕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开展了大量工
作。其总体思路是推进以 “家、站、点”为代表的基层代表工作网络。工作网络主要依
托现有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一般在街道办建立代表之家,在社区设立代表工作站,代表个
人依托其单位或行业设立联系点。完善工作网络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提升群
众联系代表的便捷性。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开展线上虚拟联络的方式降低沟通成本,甚至
尝试为有特殊困难的群众设立代表约见机制。上海和深圳等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也尝试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增加公众、代表及有关职能部门三方互动和交流机制。
①
从加强人大信息传导能力的角度看,民意探测机制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大
多数基层代表工作网络在工作方式上仍属于 “守株待兔”模式,即需要公众在事先公布
的接待日到访并向代表提出诉求。此外,诸如代表视察等制度的初衷也是为接触基层和公
众搭建桥梁,方便其获取信息以完善建议案以及提高审议质量。但视察形式多为组织代表
集中视察等原因限制了这些制度发挥更大作用。
其二是民意表达机制。民意的有效表达不但能够直接加强人大的信息传导能力,也是
社会动员等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在代议制理论中,被代表者的意志不能充分表达可
能引发一系列后果。比如,民意表达行为如果面临较高的时间等成本,则可能造成有关成
本敏感群体放弃表达。其后果是相关群体被排除在代议政治的体系之外,而代议制度的动
员能力自然也就无法覆盖有关群体。一些群体如果长期无法在代议政治中表达意志,或者
意志的表达不能得到有效采纳,甚至可能形成围绕某些议题的 “自我代表”现象,成为
政治吸纳和整合体系之外的独立力量。
〔 17〕
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当前民意表达机制方面存在的共同问题是表达渠道
具有间接性,即相关工作由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后者在这些工作中 “转达”民意。以
当前各地开展比较普遍且具有典型性的民生实事票决制为例,其通行做法是由常委会组织
代表就政府列出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代表根据其个人经验和选民的民意表达遴选出
最迫切需要开展的项目。 浙江温岭市各镇人大开展的参与式预算工作通过抽签的方式邀
〔 18〕
请选民代表参与预算审议,具有一定的民意 “直达”特征。 应当承认,民意通过代表进
〔 19〕
行表达是代议民主的应有之义。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乏制度设计保证代表对民意进行正
确 “转达”,就可能导致民意表达的失效。
其三是民意协商机制。在中国政治语境下,协商民主制度安排与社会动员和政治吸纳
具有密切关联。 作为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协商在推进党的二十大
〔 20〕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各项战略部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报告第十一部分在论述维护国
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体系时,强调应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虽然这一部
分论述的重点是基层社会治理,但各级人大及其代表,尤其是县乡两级直接选举产生的人
大代表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体系中显然不应缺位。这是人大作为代议机构所具有回应
性的重要体现。
〔 21〕
当前人大协商相关制度安排有两个发展的热点领域。一是立法协商,即通过基层立法
① 参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 《创新基层实践 发挥代表作用 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鲜活的深圳经验》,资
料来源:2022年深圳市第四届基层人大创新案例交流推进会交流材料。
6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