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23

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不断完善,有针对性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破解关键难题,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第四,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
             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
             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
                                             〔 33〕
             国式现代化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又面临各种风险挑战、
             艰难险阻甚至是惊涛骇浪。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中国式现代化视
             为 “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的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好六个方面的重大
                                                          〔 34〕
             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关系上,既要发挥制度优势,洞察世界大势,把握群众愿望,
             又要鼓励大胆探索来推动事业发展;战略与策略关系上,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
             性有机结合起来;守正与创新关系上,既要守好本和源,又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效率与
             公平关系上,要实现二者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活力与秩序关系上,既要激发全社会
             创造活力,又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关系上,既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推
             进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又要不断为之拓展发展空间。唯有用辩
             证思维处理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方面重大关系,进而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才能有效地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史而言,马
             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中阐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构想,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
             践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 “现实化”,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新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主题是 “批判”,苏联
             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主题是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题是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批判基础上的建设,是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飞跃,是同世界现代化趋
             势相符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
             国,对社会主义,对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从
             近代以来现代化被动发轫,在积贫积弱的状况中站起来、富起来进而走向强起来,确立起
             了正确的现代化道路,深刻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
             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
             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作为唯一的实践路径,
             才能在发展上跳出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
             板、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的窠臼,走自己的路,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社会主义从 “传统”到 “现代”的飞跃。苏联开创的社
             会主义传统模式,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在世纪之交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迫切
             需要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之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现代化”,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在资本主义现代
             化之外走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为面临着体制问题和发

                                                                                                       1 ·  ·
                                                                                                      2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