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22
最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
代化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取
得的重要理论成果,科学地回答了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
问题,其深入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现代化
〔 31〕
的各国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概括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九个方面的本质要
求、五个方面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的重要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我们必须以之为指导遵循,自觉担负起新时
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大原则。“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和发展中
〔 32〕
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开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拓
展和深化,必须在理论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实践上坚持
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道路既具有普遍意义,也有必须牢牢坚持和把握的中国特
色。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超出西方所有国家人口总数、区域
发展相对不平衡,历史久、人口多、底子薄的广袤国家实现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艰巨复杂
事业,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把 “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始终予以坚持。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驾驭市场经济,反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造成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以及人与自然
的对立日趋尖锐的状况,在人与人、人与物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推进协调和可持续发
展。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反对像西方那样通过殖民掠夺
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通过战争夺取资本势力范围的现代化道路,而是致力以改革创新和扩
大开放来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
力,走出一条既不对外扩张、也不暴力掠夺,将改革作为第一动力的现代化新路。
第三,现代化发展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是
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第一, “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
标,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质层面的 “四个现代化”目标发展而来,凝聚了广大人民的
共识,回应了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难题,形成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目标。第二,“四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布局,是围绕战略目标所形
成的三大战略举措,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上提出了新要求,确立
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明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第三,分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步骤,是党
的历代领导核心和集体不断探索形成的结晶,邓小平同志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
情,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三步走”战略,擘画了实施蓝图,揭示了长期性、速度快、
波浪式的特点,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行稳致远;习近平同志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
国发展条件,提出总的战略安排: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 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四,乡村振兴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0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