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114
〔 13〕樊鹏.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显著制度优势的高质量民主 〔 J〕 . 政治学研究,2021,( 4) .
〔 14〕张爱军. 全过程民主的范围与限度 〔 J〕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1,( 3) .
〔 15〕程同顺.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民主实践和治理效能 〔 J〕 . 党政研究,2022,( 2) .
〔 16〕〔 25〕高民政. 空间与民主:西方的探索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J〕 . 探索与争鸣,2011,( 11) .
〔 17〕冯雷. 理解空间: 20 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 〔 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 - 3.
〔 18〕宋道雷,丛炳登. 空间政治学:基于空间转向分析框架的空间政治 〔 J〕 . 东岳论丛,2021,( 7) .
〔 19〕沈学君. 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领域:空间政治 〔 J〕 .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 10) .
〔 20〕朱静辉,林磊. 空间规训与空间治理:国家权力下沉的逻辑阐释 〔 J〕 . 公共管理学报,2020,
( 3) .
〔 21〕张蕾蕾. 政治认同建构的空间逻辑———权利与权力的 “非零和”博弈 〔 J〕 . 求索,2012,( 9) .
〔 22〕杨雪冬,陈晓彤.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空间逻辑 〔 J〕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5) .
〔 23〕孟耕合. 以民主为向度的公共空间原像与新时代建构 〔 J〕 . 理论月刊,2018,( 3) .
〔 24〕周亚权,孔繁斌. 从保护型民主到自主治理———一个多中心治理生成的政治理论阐释 〔 J〕 . 南京
社会科学, 2007,( 9) .
〔 26〕〔法〕亨利·列斐伏尔. 空间与政治 〔 M〕 . 李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46.
〔 27〕程同顺,王雪珂.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权意涵 〔 J〕 .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 1) .
〔 28〕孙柏瑛,蔡磊. 十年来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的行动路线———基于多案例的分析 〔 J〕 . 中国行政
管理,2014,( 8) .
〔 29〕郭为桂. 大众、民主与公共空间:古典民主的一种叙事 〔 J〕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
( 10) .
〔 30〕〔 31〕〔 36〕孟耕合. 民主视阈下公共空间建构的多维审视 〔 J〕 . 理论导刊,2018,( 2) .
〔 32〕武建强. “公共空间”形成的社会条件及价值意蕴———基于我国民国早期历史为中心的分析
〔 J〕 . 求索,2012,( 2) .
〔 33〕虞崇胜,王洪树. 协商合作:中国多元共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 J〕 .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09,( 2) .
〔 35〕张爱军.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民心政治 〔 J〕 . 党政研究,2022,( 1) .
〔 38〕〔美〕理查德·罗蒂. 后形而上学希望 〔 M〕 . 张国清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5.
〔 39〕〔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M〕 . 曹卫东,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83.
〔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民主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48.
【责任编辑:刘彦武】
1 ·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