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党政研究》2022年第6期
P. 61

而是一种在观念上承诺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认识和实在的统一,那么,只要总体性还停
             留在主客体统一的德国古典哲学式的设定之上,卢卡奇就没有真正超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的历史。
                  在这里,孙伯!先生在 《卢卡奇与马克思》中指出了卢卡奇与马克思的历史观的一
             个关键不同之处。我们知道,在对费尔巴哈进行批判之后,马克思在 《哲学的贫困》中
             对带有无政府主义印记的蒲鲁东主义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批判,而无论是德国的费尔巴哈,
             还是法国的蒲鲁东,其根本问题在于,他们没有真正去探索和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机制及
             其政治经济学体系,从一开始,这些理论家们就从观念上设定了抽象的历史目的,而他们
             只需要让这个天国之中的历史目的降临,让人们理解其中的观念,便可以让主体觉醒,走
             向他们所希冀的理想社会。然而,马克思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他选择的是进一步深入到
             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之中,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探索走出资本主义的奥秘

             在,这就是马克思的 《资本论》的贡献所在。如果说总体性的话,对马克思而言,真正
             的总体性只能在现实的资本主义之中,让资本主义社会凝结为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整体,孙
             伯!先生说:“《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作为总体存在着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
             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社会机体,一个具有多方面内容和规定的整体。这个整体的
             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内在地相互联系的。通过它们的内在联系,部分成为
             整体的一个环节、一个规定。” 与马克思相反,蒲鲁东虽然也谈及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 25〕
             但 “不是把经济范畴看成是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而
             是看成体现平等原则的永恒观,因而它们不是在历史中产生和消失的,而是历来存在的,
             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那么,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从来
                                  〔 26〕
             不是什么总体精神或总体性思想对之前片面的和局部的思想的克服,更不是对物化的社会
             认识的解放,而是现实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革命,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之
             中,只有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无法满足现实历史的发展之后,社会革命才是可能的。
                  于是,当卢卡奇指出通过总体性不断克服物化意识的历史运动的同时,进一步带来的

             问题是,谁能充当主体来引导历史运动,即谁是实现总体性革命的历史主体?在马克思那
             里,历史变化的动因不是由主体来引发的,历史只能是现实的历史,即通过现实市民社会
             中矛盾变化来实现历史的演进。孙伯!先生认为,“在研究直到资本主义以前整个人类历
             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时,马克思从未想到要回答谁是历史的主体这个问题,他着重研究并获
             得解决的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和历来的历史学家不同,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类历史发展
             的真正动力归结为人们的表面动机,而是归结为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孙先
                                                                                                 〔 27〕
             生的这个辨析十分重要,因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会在历史进程中放大主体的作
             用,即便存在着主体,也是在历史现实的关键时刻,作为推动力出现的主体,如无产阶级
             革命不可能发展在资本主义统治十分巩固的时期,只有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走向没落,不
             断脱离生产发展的历史轨道时,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而这决定了卢卡奇的无产阶级主体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概念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卢
             卡奇使用了无产阶级的概念,但是他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没有面目的无产阶级,他的无产阶
             级概念不是生活在贫民窟,在具体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被资本家和统治者压迫的无产阶
             级,他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浪漫化和概念化的无产阶级。在卢卡奇的描述中,他的无产阶级
             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有一定的交集,但更像是总体性的天使,降临在苦难的大地
             上,他们需要使用总体性的观念,来摧毁对物化的资本主义意识,因此,卢卡奇写道:
             “当向 ‘自由王国’过渡的时刻客观上到来的时候,这一点就更明显地表现为,真正意义

                                                                                                       9 ·  ·
                                                                                                      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