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44

党 政 研 究  2022 5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域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徐凤琴








                      〔摘要〕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维批判,启迪我们要在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把握现代性,在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中构建现代性。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启迪下,中国道路开启了一种现
                  代性文明新模式,它不仅极大地改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还有力打破了 “西方中
                  心论”的话语霸权,破解了第三世界国家 “并联式现代化”的复杂课题;它不仅终结了 “历
                  史终结论”的虚妄,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新高潮,还打破了 “零和博弈”的西式悖论,
                  指明了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创造性地回答了 “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现代性世界,如何构建
                  现代性世界”的问题,这些都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2)05 - 0043 - 1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破解我国现代化难

             题、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建构中国特色现代性的光辉历史进程。从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提
             出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确立,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
             辟,都体现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方法论在中国现代性构建中的具体运用。中国道路
             的成功开辟与生动实践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还打破了 “西方中
             心论”的话语霸权,破解了第三世界国家 “并联式现代化”的复杂课题。它不仅终结了
             “历史终结论”的虚妄,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新高潮,还打破了 “零和博弈”的悖
             论,指明了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是立足中国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中国方案。本
             文基于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文本解读,明晰在其启迪和指导下的中国现代性构建逻
             辑,旨在阐释中国道路对西方现代性模式的辩证否定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重维度
                  现代性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航海大发现以
             来,西方文明的高度发展孕育了现代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到两次工业革命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长效机制研究”( 20XDJ002)
                 〔作者简介〕徐凤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  成都  610072。
                                                                                                       3 ·  ·
                                                                                                      4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