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28

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现出简约治理的逻辑。处于国家与乡村社会 “结合点”的基层
             党组织通过 “群众路线”“驻队”“包村制”“工作组”和 “统分结合”等非科层化治理
             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其 “承上启下”功能,塑造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独
             特内涵。 城市社区治理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遵循了低成本撬动机制。党建引领进入小
                      〔 42〕
             区,缩小基层群众自治的单元,降低了群众自治的规模成本;党组织运用意识形态和纪律
             约束,发挥党员兼具组织成员与居民双重身份的优势,撬动社区社会建设,降低了群众自
             治的组织成本。
                             〔 43〕
                  协商治理则是实现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如,都江堰市依托村庄内生的村民议事组织
             和协商传统,通过党社协商的统合策略构建基于村民议事会和小组议事会的双层协商制
             度,有效激活村庄协商治理机制;通过对乡村 “两新”组织的政治吸纳、对散居院落和
             聚居社区的组织嵌入,实现党组织网络对乡村新兴治理主体和乡村社会的的纵横全覆盖;
             治理网络的横向扩张与纵向重塑以及双层协商机制的激活,形成党建统合创新乡村治理的
             基本运行机制。
                             〔 44〕
                  (四)治理动力:向基层增能,推动治理创新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总体趋势是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治理重心下移基层、
             资源和服务下沉社区、职责和权力下放街道;基本形态是党组织挂帅形成组织间的协作治
             理网络,把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融为一体;内在动力是党的政治引领、组织、
             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的能力。 而基层党建也为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提供超常规的动力。
                                            〔 45〕
                  一是提高组织能力,增强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一种迥异于西方 “选举型政党”
             的 “使命型政党”,具有对伟大使命的明确认知与自觉担当,对人民群众的价值承诺与伦
             理关切,对党性修养的高度强调与典型示范等特点。 从这个意义上,党建引领能为基层
                                                                    〔 46〕
             治理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基层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这种精神动力,如,深圳市
             宝安区从组织凝聚力、政治领导力、模范带动力、动员号召力四个维度, 将基层党组织
                                                                                          〔 47〕
             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高服务能力。
                  二是政治动员与组织激励,为治理创新提供动力。基层治理的技术平台创新或流程再
             造,某种意义上是对原有的科层运作程序进行换轨,需要党建引领的超越性力量推动执

             行,为治理创新以及新机制的推行提供动力。如,北京 “吹哨报到”与 “接诉即办”等
             机制,之所以能持续并通过政策试点上升为全局性的改革,秘诀就是 “党建引领”,集中
             表现为持久的创新引领力、强大的组织动员力、有效的纪律约束力和及时的制度推动
             力。
                 〔 48〕
                 三、实践问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尽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弥补科层制缺陷的诸多潜能,但学者们也发现了党建引领基
             层治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建工作的形式化、基层
             治理的单向度化等方面。
                  1. 党建工作形式化
                  学者们发现,有些地方实践中存在着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脱节的现象。
                  一是引领功能定位不准,导致党建脱离群众。引领价值与结构存在党政与社会力量失
             衡问题,主流价值与其他主体价值理念之间的张力依然存在,有的地方社会参与度和参与
                                                                                                       7 ·  ·
                                                                                                      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