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26
社区,并从老旧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个案中提练一种政党整合型的现代熟人社区治理模
式。 也有学者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归纳为价值引领式治理、平台搭建式治
〔 27〕
理、资源整合式治理、机制保障式治理等四种类型。
〔 28〕
二、研究热点:基层治理现代化议题的本土经验研究
在对诸多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后,基于本土经验的事件 -过程视角研究出现某种意义上
的理论自觉。一方面,党建在基层治理研究中的价值凸显。学者们更加认同,研究中国基
层治理离不开党建,或者说,党建引领是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常量。另一方
面,学者们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公共管理的经典理论进行对话,捕捉到中国基层治理的
特殊性以及党建引领这个关键常量的表现方式,从而对相关理论进行修正或提出新的理论
框架。
(一)治理价值与情感:使命型政党的价值感召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政党权威,从价值感召、行动倡导、利益协调等方面着力,
通过政策宣讲、政治宣传、示范带动、浸润濡化等手段,以红色管家、红色物业、红色网
络、三治融合等模式为载体,将政党价值与传统道德文化、共同体情感等融入基层治理过
程,以政党价值驾驭科层制的形式理性。
第一,依托政党权威,嵌入政党价值。一是政党价值嵌入社区空间。基层党组织以建
构新党建空间的形式嵌入基层治理场域,改造基层社会的公共空间,将政党价值渗入日常
社会生活。以党群服务中心、城市驿站、红色会客厅等为切入点,建立集党建展示、党建
业务、党群服务、学习生活等一体化的空间形态,以空间整合、联动、延伸、扩展机制,
成为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共识、搭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网络、推动精细化治理、拓展公共服
务的有效空间载体。 二是政党价值嵌入业委会等社会组织与物业等市场组织之中。有学
〔 29〕
者分析全国 7 个红色业委会实践案例发现,中国社会治理制度情境下,基层党组织通过规
则设计和奖惩机制、组织嵌入与人员选择机制、党建精神融入和党员典型示范机制将业主
组织纳入政党主导的体制框架中,重塑了业主组织的合法性。
〔 30〕
第二,把政党价值与传统道德文化、共同体情感相融合。如,温州以党建引领构建立
体的新德治模式,通过慈善文化润人心完成道德约束、通过榜样力量化德行实现道德施
教、通过公益服务安邻里主导道德建构。 “枫桥经验”创新性实践,也体现政党价值的
〔 31〕
嵌入逻辑,表现为构建国家权威主导下的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辐射与濡化功能、以及培育稳定持续的利益调节与发展动力机制三方面。 党建引领基层
〔 32〕
治理中的情感维度也受到了一定关注。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努力培育、触发社区或村落的
共同体情感,将共同体情感与政党价值相融合,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另一方面,
要求党员干部用好情感治理工具。基层治理需要通过行动骨干投入时间和情感协调内外关
系,以情感治理控制内部行为的负外部性。
(二)治理主体与结构:多层次整合与弹性化结构
治理主体与结构方面,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党建引领对多元治理主体的多层次整合,
发现党建引领何以超越或弥补科层制弊病,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
能。学者们借用元治理、整体性治理等概念,解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部多层级整合逻
辑;以网络治理、协同治理等概念,解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外部多主体整合逻辑。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蕴含了跨组织协调、为流动社会搭建治理网络、推动治理共同体成
长等制度要素, 在基层治理实践场域形成了一种强调政党引领的超行政治理模式。执政
〔 33〕
5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