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25

辑共同交织,生产了党组织领导下集 “政治、服务 (行政)、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复
             合体,政治秩序逻辑统领管理逻辑与生活逻辑,居民更多地在个体生活界面活动。
                                                                                                   〔 19〕
                  4. 社会向政党靠拢
                  在社会组织中,政党统合创造了以政治表现为标准的社会组织评价体系,并通过建立
             资源渠道和创造政治吸纳两个机制进行奖励,赋予表现优秀的社会组织领导人政治身份,
             造就了大量社会组织竞争核心圈位置,使基层社会组织产生了向体制主动靠拢的变化。
                                                                                                         〔 20〕
             在城市社区中,党建引领从治理结构优化、治理功能整合、动员路径创新、动员主体培育
             四方面形成居民参与的长效机制,结构上嵌入,将支部建在单位居民区,使社区治理边界
             与熟人社会边界重合,而社区党委通过赋予支部书记推荐和考核居民组长和楼栋长的权
             力,强化了支部书记对积极分子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党支部的管理和服务对象由党员群体
             扩大为支部所有居民,职能由政治职能扩大至社会等职能;路径上实现党员与群众、政治
             与情感的双重动员;主体上采取党员老带新,干部带群众的传帮带机制,从而重建了个体
             与国家之间的社会联结。
                                       〔 21〕
                  (三)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为议题的事件—过程视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逐渐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主流。各地推进系统化
             基层党建创新,以价值引领为政治本色,以体系重塑、平台再造、方法变革等内容为重点
             突破口,以技术融合为时代特色,实现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塑。 受党建引领基层治
                                                                                     〔 22〕
             理的实践热潮吸引,一大批学者扎根田野,以案例研究等实证方法,展开党建引领基层治
             理的事件—过程研究,寻找中间变量,解开绩效生产的机制和逻辑链条,梳理地方治理中
             党建引领何以协调国家机关体系、何以破解碎片化治理困局、何以整合多元主体以及何以
             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将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本土经验提升为中国地方治理的理论
             贡献, 致力于解释并探索一条平衡活力与秩序的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道路。
                    〔 23〕
                  治理逻辑方面,学者们认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只是顶层制度设计的产物,而是基
             层在长期摸索和应对挑战时形成的一系列做法。 党建是对行政治理进行补充、校正和超
                                                               〔 24〕
             越,以解决行政化治理的碎片化、封闭化、形式主义等固有弊端,而非简单替代,具有使
             命担当、整合主义和回应社会的核心特质。 党建逻辑把控方向、价值引领、以身作则,
                                                           〔 25〕
             而治理逻辑以效率为追求,具有风险规避、事本主义和专业治理的核心特征。
                                                                                              〔 26〕
                  治理主体与结构方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组织内部分割的条块力量与外部碎片化
             的多元治理主体整合起来共同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在纵向维度,重构纵向府际关系,从以
             条援块、柔性结构、向下增能等方面,以区域党建实现条块合作,以柔性党建提高组织结
             构弹性,夯实基层党组织力量、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鼓励基层治理创新,实现治理重心下
             移,弥补科层制条块分割、结构僵化、动力不足等弊病。在横向维度,党组织领导下,吸
             纳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重构社会治理网络,实现治理主体的一核多元。
                  治理对象与治理方式方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简约治理、协
             商治理、价值治理、情感治理等方式,使治理对象主体化,感召带动群众,将党的价值目
             标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方面,采取简约治理、统合治理等方式,深入群众、发动群
             众,把群众纳入治理体系中来,使治理对象主体化,发挥群众力量,降低组织运行成本,
             提高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以价值治理与情感治理,感召动员群众,把使命型政党的价值
             目标融入到基层治理之中,以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方式实现共同的善治目标。
                  治理模式与类型方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不同类型的社区呈现出不同的引领模式。
             有学者将社区分类为商品房社区、回迁户或城中村等过渡型社区以及脱胎于单位制的老旧
                  4 ·  ·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