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30

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加强民主协商,培育社会力量,促进公众参与,
             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共同体网络结构。
                  一是加强民主协商,促进公众参与。明确民主议事协商的主体、程序和范围,构建民
             主协商体系,切实解决治理重难点问题。设立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使公众能够及时
             高效表达利益诉求、监督违规行为。强化基层党建的政治功能和利益整合功能,利用党员
             血缘、地缘和业缘等社会资源的优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政治,并以 “党员包户”
             “党建服务站”“党建同心圆”等工作机制实现党建联系群众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 57〕
                  二是培育社会力量,构建治理共同体。有学者认为,应赋权基层,构建社会力量联通
             政府和百姓的闭合网络,形成协同共治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单元下沉至小区
             层面,尤其要注重激活社区精英群体,实现从营造社区生活共同体向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的迈进。
                      〔 58〕
                  3. 厘清功能边界,掌舵而非划桨
                  明确党建引领的功能边界,处理好党建引领与政府管理、党建引领与社会共治、党建

             引领与法治保障的关系。基层党委要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协调等方面下功夫,
             不能随意代替其他治理主体发挥作用,政府要在自身职责体系上承担其使命,行使好城市
             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市场要在竞争性物品和服务提供上发挥作用,社会组
             织要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上下功夫,而居民要拥有自治的权力,承担公民责任。
                                                                                                        〔 59〕
                  一是处理好党建引领与政府管理的关系。体制改革的难点突破、机制创新的平台建
             设、整体推进的法治保障、改革创新的宏观把握等突破性、创新性、跨越性、整体性的超
             常规工作需要党建引领,而常规工作则应由政府日常管理。在依法依规厘清党建引领边界
             的基础上,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优势、组织引领优势和价值
             引领优势,在舆论引导、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政治保障、培育社会组织
             等方面发挥总揽全局和统筹协调的作用,凝聚基层治理的整体合力。
                                                                                    〔 60〕
                  二是处理好党建引领与社区共治的关系。党组织要树立 “组织该做的事绝不推诿、群
             众能管的事绝不包办、社会可做的事绝不越权”的理念,厘清社区治理职权、加强社区居
             民自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通过统筹协调、规范引导、组织动员、支持服务、凝聚骨干

             等方式,平衡秩序与活力之间的关系。 遵循社区自主性原则,根据群众需求与参与度差
                                                     〔 61〕
             异,探索分类引领方式。
                  三是处理好党建引领与法治保障的关系。党建要为法治保障发挥引领作用。发挥法治
             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平衡管理与服务职能,依法设置、转变、履行政府职
             能,以基层党建的组织优势实现法治资源的纵向衔接,以法治标尺的横向联通实现基层党
             建的合法化。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权,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搞权大于法,也绝不能搞违
             法创新;既要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同时也要勇于创新,有所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
             的权力规范运行,提高党员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 62〕
                  4. 优化治理方式,促进德治、法治、自治融合
                  在实践中创新治理平台与治理方式,完善党组织引领、群众诉求表达、社会治理推进
             等机制,促进德治、法治、自治融合。
                  从机制上,实现德治、法治、自治的集成治理。不仅要明确 “分”的逻辑,即注重
             党建在基层自治、法治和德治领域的引领机制,而且要通过补位、整合、调控等机制构建
             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的融汇集成,即以 “合”的逻辑促进基层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均
             衡。 建立党建引领的社区自治联动机制、社区资源整合机制、社区共治协商机制,加大
                 〔 63〕
                                                                                                       9 ·  ·
                                                                                                      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