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
P. 64
党 政 研 究 2022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经典著作传播维度
———基于 《怎么办?》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考察
胡 芳 曲 娜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重要视域,充分彰显了
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内在张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逻辑看,
理论的 “社会需要”是经典著作传播的思想动力。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奠基之作,列宁
的 《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深刻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对
历史自觉性的把握,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百余年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自觉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经典著作 “解释世界”的思想伟力,经典著作的
传播力源于 “革命理论”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原则的现实指导力。从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自觉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见证了经典著作 “改变世界”的实践伟力,
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价值仍历久弥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传播;列宁;《怎么办?》;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2)04 - 0062 -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行,概
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
义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学术界已做了诸多探讨,而经典著作的传播维度却是马克
〔 1〕
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
产党 “思想先行”的重要理论法宝。传播经典著作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
路径,宣传、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理论 “说服”群众的前提,读原著、学原文、
悟原理是群众掌握理论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是撬动中国共产党 “认识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基金重点项目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 22AZD063)
〔作者简介〕胡芳,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曲娜,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207。
2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