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
P. 62
训时间、降低培训成本。三是设立人才政策绿色通道,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招聘党内法
规专业人才,提升配套立规工作队伍整体层次。
提升配套党内法规制定主体综合素养,避免由于能力不足导致的配套立规乏力。关于
制度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章立制,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
体现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 配套党内法规制定主体要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整体
〔 31〕
学习,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配套党内法规制定主体作为党内法规制定者,同时也是
本部门本地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责任主体,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才能针对具体的实践
进行抽象归纳,服务依规治党实践。 首先,配套立规主体应筑牢党内法规制度知识谱
〔 32〕
系,不断拓展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其次,树立实践导向,将配套党
内法规建设理论与部门或地区依规治党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最后,保持开
放学习态度,配套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期,要避免闭门立规,充分利用各类信息
平台,学习借鉴其他制定主体优秀建设性经验。
五、结语
党内法规配套立规制度设计作为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系统完备、协调衔接建设构想的制
度创新,目前仍处于发展与摸索阶段。不可否认的是,以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以配套党
内法规为分支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央集中
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将依规治党的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内法规配套立规实
践中的现存问题反映出配套立规制度供给端的不足,通过现状总结、问题分析,在厘清配
套立规制度设计的制度理念和价值选择基础上审视配套立规制度未来建设,将有助于提高
配套立规制度完善工作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党内法规配套立规制度的深入研究,可坚持 “一大一小”两种视角。“大”,即立足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宏观布局。在党内法规与法律法规协调衔接视域下,探索
配套党内法规与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党内法规配套立规制度应当充分审视自身制度定
位,挖掘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服务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建设实践。“小”,
即着眼于完善党内法规配套立规制度内在体系。配套党内法规文本是配套立规制度价值倾
向、立规技术、立规程序、立规监督、立规责任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立规产物,对党内法
规文本的研究是为深入探讨制度设计的发展问题,指引未来研究方向。只有细化党内法规
配套立规研究领域,才能不断深化研究内容,促进配套立规制度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DB / OL〕 . 学习强国, https:/ / www. xuexi. cn /
3db7da6fe5d75e6683d649559a991970 / e43e220633a65f9b6d8b53712cba9caa. html.
〔 2〕〔 4〕〔 8〕祝捷,王萌. 论党内法规配套立规的政治逻辑及其制度实现 〔 J〕 . 河南社会科学,
2020,( 2) .
〔 3〕杨沈阳. 制定党内法规配套制度应把握的原则 〔 J〕 . 秘书工作,2020,( 2) .
〔 5〕〔 6〕〔 7〕〔 12〕王立峰,李洪川. 党内法规配套立规的基本标准探析———基于制度文本与制度实
践的双重维度 〔 J〕 . 理论与改革,2020,( 5) .
〔 9〕邓嵘. 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形成中的配套 〔 J〕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1,( 3) .
〔 10〕辛鸣. 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4 - 123.
0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