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党政研究》2022年第3期
P. 96
党 政 研 究 2022 3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基于系统适应性循环理论
郁中山
〔摘要〕基于风险社会的显著特征与处于适应性循环稳定守恒阶段 ( k)后期时系统的典
型特征较为一致这一发现,本文提出了将适应性循环 k阶段后期僵化、停滞、弹性降低等作为
风险社会概念的内核,以重新定义风险社会的设想。将其定义为人类社会自二战后经快速复苏
发展阶段、长时间保持稳定守恒中前期阶段后,进入到 k阶段后期时的一种形态。然后将此定
义与贝克等人关于风险社会的经典定义作了比较,阐述了其在揭示风险社会本质、兼容性、普
适性等方面的优势,并依据系统适应性循环不同阶段转化规律推导出跨越风险社会阶段、保持
系统正向循环的几种可能路径。最后,结合上述理论路径,探讨破解僵化、跨越停滞、增加弹
性、完善风险治理体系等风险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在稳定守恒阶段中
前期,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增益性改革措施增加经济
弹性和社会韧性,防止陷入稳定守恒阶段后期的陷阱,避免社会陷入逆向循环,进而续写经济
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奇迹。
〔关键词〕风险社会;适应性循环;风险治理;正 (逆)向循环
〔中图分类号〕D630.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2)03 - 0094 - 13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
世界已步入风险社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社会及其治理也日益成为社会
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既有的风险社会研究主要集中于应急管理、风险治理体系、政策法律
法规与机制、技术防控手段等领域。其中涉及到 “风险社会是什么”时,这些研究大多
沿用乌尔里希·贝克、卢曼等风险研究开创者关于 “风险社会”的定义。由此,一些学
者发现了这种沿袭给研究带来的不便与困惑,显现了贝克、卢曼等人关于风险社会定义在
研究与实践中的局限。
〔作者简介〕郁中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9。
4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