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64
的核心作用,党的领导不仅是历史选择和人民抉择的结果,而且以现代化逻辑和民族性逻
辑展现其现实必然性。二要充分展现党的领导的优越性,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是中国制度的
最大优势,党始终将这种优势与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坚持全
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坚持自我革命的优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制
度的集成性优势,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所在。三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性,基
于必要性的价值必然要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基本政治原则贯彻于政党治理、国家治理、社
会治理等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完善制度体系,增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增强党的领导的政治前提,增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有力保
障。党的领导制度是根本领导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完善制度体系
的全局和高度,提升坚持党的领导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效能性。“中国之治”开创了举世
瞩目的 “中国奇迹”,理解 “中国之治”和 “中国奇迹”要从 “中国之制”入手,包括
党的领导制度在内的中国制度是形成 “中国力量”、展现 “中国效率”、呈现 “中国之
治”、贡献 “中国方案”的基础。要善于从制度优势和制度效能的维度,从中外对比、古
今对比和新旧对比的视角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
一要始终秉承自我革命精神,将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之中,始终保持
党的政治属性,确保不褪色、不变质。要始终保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
提高的自觉意识和主体能力,切实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二要提升党的领导自觉意
识,增强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承担起执
政兴国的政治责任” 。通过坚持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 40〕
增强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从党作为领导党、革命党、执政党多重
属性的结合中审视和理解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使命,不断提升增强党的领导能力与
水平、执政能力与水平的自觉意识。三要坚持发挥政治自信力量,习近平指出:“当今世
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要立足现实成就、历史经验不断增强政党自信、国家
〔 41〕
自信和民族自信。
(三)提升治理水平,优化党的领导
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发展完善的战略目
标。治理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中具有特定的内涵,并不是简单输入域外概念和话语的
结果,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多年全国执政的丰富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质
的治理体系、治理理论和治理话语。同时,中国共产党重视以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的形式
推进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成熟化与定型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实现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线和时间表,为优化党的领导和提升国家
治理水平提供了路线遵循。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要接续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
系,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推动制度体系中的根本制度、基本
制度、重要制度协调配合,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二要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
执政水平,将增强党的各级组织的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的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的
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政治导向、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本领结
合起来,形成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和全面领导的合力状态。三要科学构建党的领导制度的阐
释体系,既要重视制度本身的建设,也要重视制度建设理论的发展,通过完善领导制度的
概念体系、话语体系、论断体系和理论体系,讲好党的领导的 “制度故事”,增强坚持党
的领导的自觉性和维护党的领导制度的自为性,将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贯彻到推
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
2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