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69

性概念 “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到综合性概念 “处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方法”的概念转
             化。20 世纪 90 年代,治理问题受到国际公共政策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大量研究成果译介
             到中国,推动了国内学界对于治理问题的研究,治理作为一个强社会中心色彩、弱制度偏
             好倾向的学术概念,因应了中国改革重心向社会领域、行政管理领域的转移,被国内学
             界,尤其是政治学界、社会学界、公共管理学界普遍接受,从而实现了从操作性概念向学
             理性概念的转向。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标志着官方话语体系正式接纳 “治理”概念,并纳入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顶
             层设计之中,从而使 “治理”实现了从学术概念向国家理念的转向,由此也引导和规范
             了学界关于治理的理解和研究重点。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了学界研究的引领性议题。
                  (一)“治理”概念的转向:从实践概念到学术概念
                  “治理”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 《孟子》一书中就已出现, 其
                                                                                                       〔 8〕
             进入国内学术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以 “治理”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可以发现
             自 1949 年以来相关研究从未中断,发文数量逐年增长 (见图 1),增长速度在 21 世纪初
             期有所上升,2010 年短暂回落之后,在 2013 年开始重回高增长的趋势。
















                                 图 1  1949 - 2021 年以 “治理”为篇名在知网中的发文数量
                  根据 “治理”研究的学科分布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 “治理”一词主要在环境领
             域使用,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出现。占据治理研究半壁江山的学科主要有环境科学与
             资源利用、企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金融、水利水电工程、农业经济等 (见图 2)。直
             到 21 世纪,“治理”研究的学科分布中,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等相关学科发文数量的占比才增加至 20%左右 (见图 3),说明 “治理”包含了管理国
             家、社会中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含义,作为更丰富的概念被接受。这也与过往研究的

             结论相符。





















                               图 2  1949 - 1999 年以 “治理”为篇名在知网中发文的学科分布
                                                                                                       7 ·  ·
                                                                                                      6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