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63
用 “西方中心主义”政党理论对中国的政党制度进行机械化的类型学归类和分析,这种
政党制度的突出特色就是坚持一致性原则、秉承包容性价值、凝聚广泛性共识、形成融合
性力量。强调党的政治领导的最高地位,在确立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政治格局基础上,明确
了执政主体也为其他政治力量发挥自身政治功能提供了平台与载体,并将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作为政治基础对不同政治力量进行协同整合,构筑起合理和谐的党际关系,在政治资源
高度整合的基础上,建构起执政党与参政党的 “命运共同体”,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
生活为奋斗指向,共同为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
程凝聚合力。
(四)党的政治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论断也必然涉及党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个论断既是党对
自身与国家性质、国家政权、其他政党之间关系审视的结果,也是党对自身的性质、地
位、作用以及长期执政成就进行审视的结果。概言之,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自身领导的科
学性、政治性、实践性而形成的自我政治定位,明确了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是革命
党” ,这种定位从延伸意义上来讲,就是将党定位为全面领导党、长期执政党和自我革
〔 35〕
命党。科学的政党认知和政党定位,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并开拓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道
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基础,也是在
党的领导下创造 “中国奇迹”和形成 “中国之治”的基本前提。党基于不同阶段的发展
实际和中心任务,始终重视自身政治领导的权威性,在国家和社会中一以贯之地发挥了领
导核心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党进行自我治理的制度依托。进行明确的自我定位,不仅体现了
党始终保持着理性的政治认知和高度的责任担当,而且体现了党保持着鲜明的政党自觉和
政党自信。立足党的百年发展史和长期执政史,始终保持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政治定位,
就要始终以 “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发展史也是党的自身
建设史,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同时,正式提出了 “全面从
严治党制度” 的概念,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坚持新时代组织
〔 36〕
路线、落实责任制度等提出了要求,强调通过制度建构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这一政治论断的逻辑延伸,也是健
〔 37〕
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不断增强政党自信的制度资源。
三、“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论断的现实指向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论断的演进逻辑,体现了党的领导制度的政治属性、改革
目标和基本路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
键地位,决定了要始终处理好价值原则、自我革命与发展取向之间的关系,实现政治性、
革命性、现代性的协调统一。
(一)坚定发展方向,坚持党的领导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就要始终坚持
〔 38〕
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 。党的领导
〔 39〕
制度的生成、完善与改革、发展伴随着党自身发展的始终。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强调党的 “一元化领导”,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强调 “党政合一”;无论是改
革开放新时期进行 “党政分开”的改革探索,还是进入新时代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其
根本原则始终没有放弃,就是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党的领导政治功能发挥作用的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从革命、改
造、建设、改革、复兴的核心主题转换中,对党的领导能力与水平、执政能力与水平提出
了阶段性的要求和变革性的诉求,党的领导要适应这种环境变迁必须因时制宜进行自我调
适、改革乃至重塑。为此,一要充分认识党的领导的必然性,既要从一般性角度认识新型
无产阶级政党在人类解放中的先锋作用,也要从特殊性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特定时空中
1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