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117
急事务,更包括日常社区生活或工作的服务和常态问题的解决;社区为本的应急实践,必
然是社区营造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社区营造指导社区应急,社区应急丰富和促进社区营
造的经验发展;两者同主体、同性质、同心力、同方向、同过程、同方式、同目的。
2. 社区营造实践中韧性社区应急能力体系的内涵。美国国土安全部 (联邦应急管理
局)曾提出应急管理有 32 项核心能力。 国内有关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研究近 10 年较
〔 29〕
多 ,有的指标体系自成一体 ,有的基于个案分析 ,综合性的比较少。这里我们在
〔 32〕
〔 30〕
〔 31〕
社区营造背景下,借助社会系统论和应急管理环节理论,对其能力体系内涵进行分析。
( 1)基于社会系统论的韧性社区应急能力构成体系。如果单从帕森斯意义的社会系
统论角度来看社区应急能力体系,我们可以绘制成图 3 来观察:社区应急能力包括经济
力、管控力、凝聚力、文化力,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 (“功能”表示事物本身存在的一种
作用性能;“能力”则是展现事物的现实功效力量)。一是社区应急经济力,主要表达社
区的适应能力 (适应社区能够开展应急的能力),包括社区应急资金投入能力、物资储备
能力、技术装备尤其现代信息化装备敷设能力等。二是社区应急管控力,主要是指社区在
人财物的组织调配方面、民主协调协商应急方面、依法依规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等,从而
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三是社区应急凝聚力,主要是指社区在应急事务方面是否能够友好
沟通、协调关系、凝聚人心、产生共情、齐心协力干好各类应急事务,是展现应急成效的
重要举措。四是社区应急文化力,其实就是社区应急理念和精神维系力,包括居民应急文
化素养和应急意识、信息文化技术完善、应急价值共识等。这四个方面也是社区营造实践
的内涵和对社区应急能力的营造。
图 3 基于社会系统论的韧性社区应急能力构成体系内涵
( 2)基于要素—过程的韧性社区应急能力体系内涵。上述关于韧性社区应急能力的
要素或功能分析,仍然显得比较单一、空疏。这里,我们结合前述的安全科学、应急管理
过程、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社会系统、管理职能等要素的划分和应急管理过程,以应急要
素为 “经”构成社区应急能力的具体 “支撑条件”,以应急过程为 “纬”构成社区应急能
力的具体 “必要事项”,绘制成复合性的 “社区应急要素—应急管理过程”能力段矩阵表
(如表 3)。其中,应急过程 (必要事项)涉及减灾预防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应急响应能
力、善后恢复能力四类,与应急要素 (支撑条件)涉及的物质保障支助能力、组织管理
支撑能力、社会关系整合能力、文化技术支护能力四类相互交叉。这样可以避免单一视角
(或应急过程或应急要素)的能力分类。
表 3 中提及的致灾因子和风险涉及四大块: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
全。一般来说,社区面临的自然灾害有来自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更多的是后者,如地
震、洪水、旱灾、飓风 (台风)、雪灾、霜冻、海啸等;社区面临的事故灾难包括内部房
屋建筑和路面大面积坍塌、大型活动人群拥挤踩踏、生产事故、电路障碍、火灾、家居燃
1 · ·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