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党政研究》2022年第1期
P. 17

任务的一种工具”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切实践活动,尤其是在属于顶层设计
                                〔 11〕
             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以及制度完善等实践活动中,最终的决定者和评判者依然是人民群
             众,可以说,否定了人民至上的地位,党和国家的一切事业都将无法开展。
                  (三)人民权力至上
                  对于权力这个概念,自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权力始终都为强者所拥有、所垄
             断。人民作为权力的实际拥有者,却把权力的使用权上交给了统治阶级。在马克思恩格斯
             看来,所有统治阶级的权力名义上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或是与人民之间达成的契约,但在
             本质上都是对权力的剥夺。只有实现最大多数人的统治,彻底消灭阶级统治,消灭剥削和
             压迫存在的经济基础,人民的权力才能复归。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由人民群众所赋予,权力的使用只能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意
             志、诉求和愿望,并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重要执政理念,因此,可以说是彻底践行
             权为人民所赋的执政党。尤其是随着执政时间的不断增长以及当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所带
             来的不良影响,更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好理论上的分析、在方针政策顶层设计上做好制
             度建设和完善、在一切社会实践中落实和强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的:“我
             们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的职权是人民赋
             予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 在当代中国,剥削阶级已经被彻底消灭,人民是
                                                     〔 12〕
             国家的主人,切实做到了人民权力至上。此外,权力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越
             来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制度设计安排、完善发展以及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新
             时代条件下,制度的人民权力至上也越来越体现在人民对 “赋权”的监督上。正如习近
             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党员领导干部绝不可以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个人谋私利,要用好人民
             赋予的权力,要让人民监督权力的使用。
                  (四)人民利益至上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马克思指出: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 ‘从自己出发的’,
             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
             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 (两性关系、交换、分工),
             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联系。” 这里马克思主义把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相联系。它强
                                                〔 13〕
             调了需要在人性中的基础地位,说明它是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并且它还强调了需要在
             人的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 70 余年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完善的实践活动中,都始终贯穿着一个至高的价值标
             准,那就是能否为人民群众带来利益,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多样化的需要。坚持人
             民利益至上,是由党的性质和国家性质所决定,又由党所进行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去贯
             彻、执行与落实。《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
             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尤其是在实行改革开放的
                                                                             〔 14〕
             伟大决策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探索中,所有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以及新时
             代背景下,对这一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发展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始终
             是党和国家一切方针政策的核心参考与目标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利益至
             上” ,并通过一系列对党员干部的重要讲话不断传达这一价值思想,告诫中国共产党人
                 〔 15〕
             要时刻不能忘怀人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始终围绕着人民群众
             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五)人民标准至上
                  人民标准是评判的标准,不是简单的数量上、数据上的评判标准,也不是部分人的评

             判意见,而是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评判标准。一个政党的执政水平以及政党
                                                                                                       5 ·  ·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