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79

范围内,而与现实没有任何关系。最终理念回到了自身,整个扬弃运动也就结束了,它的
             批判的外表也就消失了。
                  马克思立足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认为现实的生产过程要根据直接生活的物质生
             产来作为出发点,并且要结合生产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交往形式来进行。也就是说整个历
             史的基础前提是建立在不同阶段市民社会上的,在这样基础上的历史观与以往的唯心主义
             的历史观存在截然不同的方面,唯物历史观是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寻找
             每个时代特定的范畴,它解释各种观念是立足于物质实践,而不是在观念的基础上解释实
             践。世界历史诞生的过程,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形成的,是对人来说自然界是一种生成的
             过程。马克思的这种总结,是立足于物质实践和自然界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奠定了人类劳
             动的历史。整个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历史,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来的,人类通过物质实
             践活动以及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劳动才创造出人类自身,而人类通过在劳动以及在自然界中
             的活动,从而生成了整个过程的历史。换言之,当人类处于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人类所
             创造的整个物质生成过程会必然性地发生历史劳动,人通过实践通过劳动成就了自己,人
             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自然界历史,就是整个自然界对于人类生成的历史。人的劳动创造
             自己的过程,也是生成历史的过程,也就是自然界成为人的自然界的历史。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性原则的批判和重建,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理解历史唯
             物主义的钥匙。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日趋激烈,其实质,就是对历
             史性原则认识的分歧。一些国家把特定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观念作为 “绝对精神”和
             “普世价值”,遂行强权霸道,成为当今世界一切混乱的根源;一些人奉行历史虚无主义,
             否认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中华文化的内在合理性,歪曲甚至丑化中华文明发展历
             史,其认识根源,也是对马克思历史性原则的无知。正确把握历史性原则,清晰明确 “历
             史”是什么,历史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推动人类历史及其发展的
             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也是我们坚定 “四个自信”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

                 三、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研究方法

                  与黑格尔抽象思辨的唯心哲学和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不同,马克思历史唯物
             主义重新定义了 “历史”,并将 “历史”作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加以考察:“人的作用并不
             是充当历史实现自身价值,外化自己精神的工具。人追求自己的现实目标的过程是历史得
             以成其为历史的真正原因。” 历史并不神秘,它脱身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现实活动,而
                                           〔 17〕
             这个活动本质上是对人类一切感性的思想和活动之劳动。“因为人类历史的理性活动主体
             必然是现实的个人,这个人是现实的理性活动主体和这个人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理性活动
             范畴的一种规定性之中,而是这个感性的范畴包括了整个对人类的一切感性的活动和一切
             实现其物质主义生活的必要条件,这种前提并不是一种独断的猜想,这是需要切实面对的
             现实前提。” 换句话说,要厘清历史唯物主义,就必然从现实前提出发去理解,这种绕
                          〔 18〕
             不开的进路成为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前提。由此,人类的历史和唯物主义的历史在本
             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关于人类感性活动的唯物主义历史,即感性劳动的历史和唯物主义的
             历史,这也就是整个人与自然在这种感性的活动中被自然劳动改变的一部历史,是自然向
             整个所谓人类社会转变而自然生成的一部历史,同时又是整个人类世界社会自然产生的一
             部历史:“人通过自己的感性劳动而使自然界向人生成,人类历史就是在这种生成中自然
             而然的一种历史过程。” 现实个人的劳动是人类历史的根据,劳动的方式不同,那么人
                                      〔 19〕
             类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就不同,其具体的社会形态,即其生产方式及所有制结构等等,均会
             产生不一样的发展。这也就是马克思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为何将生产方式、所有制
                  8 ·  ·
                 7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