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56

贷款,还充分吸纳金融机构、医疗、教育等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与,从而将信用等级结
             果应用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当地人民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可以为信用
             等级为 4A 级以上的农户提供优先就诊、优先缴费、优先检查等绿色通道服务;该县域内
             的国家级景区对 4A 级以上的农户,给予不同程度的门票优惠;在入党、党员评优、村干
             部选拔中,获得 3A 以上等级评定的用户可获得优先机会,等等。这样,农村信用体系就
             嵌入了乡村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信用评价奖惩机制的作用,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
             很大影响。
                  (三)“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的主要治理成效
                  “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创新了广西 A 县的乡村治理体系,达到了四个方面的效
             果,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一是改革了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小额信贷服务提供了新思
             路,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农村的普惠金融取得了明显成果———不但提升了村
             民自主脱贫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通过信用评价和信
             用奖惩机制将市场契约精神有机融合了农村熟人社会,可以说,击中了乡村治理的痛点。
             随着农村信用可变现为资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农村隐蔽、封闭的无形信用转化为了有形资
             产;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三是农村信用体系激活了乡村治理中多方
             主体的积极性,使懒人、信用不好的村民无法在扶贫过程中得到 “便宜”,提升了精准扶
             贫的成效。截至 2020 年 4 月底,该县实现 13503 户 61969 个贫困人口脱贫,52 个贫困村
             出列,贫困发生率从 25. 50%下降到 1. 24%。2020 年 5 月,该县实现了全县整体脱贫摘
                                                             ①
             帽,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名单。四是 “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促进了村民参与乡村公共
             事务的积极性,一些陈规陋习逐渐被摒弃,村民自主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村民间的矛盾
             减少,农民的安全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2019 年,该县获得 “广西平安建设活动先进县”
             的称号。

                 二、农村信用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内在机理与制约要素

                  传统金融业以收回本息为基本要求,其基本任务在于追求商业价值,而不是主动去担
             负社会治理功能。在我国,一些村民缺少可抵押的资产,又没有形成科学的金融意识,贷
             款违规行为相对较多,乡村营商环境封闭,农村金融运行成本高且存在运营风险。因此,
             外界资本很少流入农村市场,农村市场的自筹资本也有流向外部的倾向 。在我国农村,
                                                                                         〔 24〕
             金融机构参与社会治理不是常态,贷款、融资机制得不到有效应用,金融机构对农村发展
             的支持作用不足,更不要说主动去满足乡村治理需求,提升治理效能了。
                  在我国,农村信用主要具有三方面的特性。一是农村信用的稳定性。我国广大农村大
             多还是熟人社会,传统文化的约束力比较强,村民信用隐含在熟人网络之中,以此形成的
             “熟人信用”有较强的稳定性。二是农村信用的重要性。农村信用是农村、农民不可多得
             的无形资产,绝大多数村民和农户都注重维护信用形象,都在乎信用评估结果。毕竟,在
             熟人社会失信的主体很难有效行动。三是农村信用的封闭性。目前,农村信用相对封闭,
             流动性弱,利用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封闭、缺乏流动性的 “熟人信用”制
             约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说,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要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是一对
             矛盾。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如果金融机构只追求经济效益,就不可能发挥协
             同治理的功能。上述 “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形成的公正、公平和公开的信用评
             价体系,将 “熟人信用”转化为 “社会信用”,打造了村民的 “信用身份证”,使农村信



                 ① 具体数据请查询 http: / / fpb. gxzf. gov. cn/ gzzc/ fpjy/ t5490185. shtml
                                                                                                       5 ·  ·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