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53

党 政 研 究  2021 6








                           农村信用体系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基于广西 A县的实践探究



                                                  谢新水  吴  双







                      〔摘要〕广西 A县 “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的实践表明,通过科学方式将熟人信用转
                  化为社会信用,打造了村民的信用身份证,是发挥农村信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提升
                  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方式。从作用路径而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了普惠金融的供给机制,
                  丰富了乡村治理方式,促进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完善了乡村自治模式。从效应逻辑而言,农村
                  信用体系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消解了乡村治理的风险,提升了乡村治理的能
                  力,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推动了乡村文明进步。这是农村信用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
                  能的内在机理。然而,在指标体系建立、主体作用和协同效能方面,“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
                  系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十四五”时期,理论界和实践界需要完善农村信
                  用的指标体系,以法的赋能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农村的
                  现代信用文化;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提升协同效率,从而有效促进乡村治
                  理效能的提升。
                      〔关键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农村信用体系;乡村治理;信用评价;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1)05 - 0052 - 11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农业文明占据了悠久的历史,这是理解我国乡村治理的
             历史前提。在小农经济的背景下,传统历史语境下的乡村治理是统治阶级对乡村社会的控
             制 ,这种控制不是靠法律制度和官方组织而是靠内生性的宗族社会机制和伦理教化 。
                〔 1〕
                                                                                                        〔 2〕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治理更多的是对农村的管理 ,即运用国家权力引导和规范农村社会
                                                                〔 3〕
             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的自主空间不断打开,不断涌现的民主实践催生了村民
                     〔 4〕
             自治制度 ,基层民众用丰富的实践解决了困扰乡村治理的许多关键问题,但是结构性的
                       〔 5〕
             体制问题未获得解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社会的 “复合性危机”随之出
                                   〔 6〕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下建设 ‘更高水平
                            的平安中国’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 21ZDA11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共享
                            经济合作规制治理研究”( 19FZZ009)
                 〔作者简介〕谢新水,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吴双,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48。
                  2 ·  ·
                 5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