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121
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但是一个地区内不同类型行业协会的转型方式和发展现状也存在差
异,仍然需要对后脱钩时代的行业协会转型发展进行一个总体的分析。因此,探讨不同类
型行业协会脱钩后的发展现状并为其寻求发展对策,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分析框架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任何组织想获得其生存所依靠的资源,就一定要与其周围的环境
(包括其他组织)进行一系列的交换,没有组织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也即行业协会必须
〔 18〕
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同时,依赖的不对称性可以成为组织获得的特殊力量优势。在我
国,不论全国性或地方性行业协会,自上而下的官办型协会都相对较多,而协会的发展离
不开资源,对政府资源的依赖导致政会关系成为影响行业协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行业协会
与行政机关脱钩,直接改变了行业协会在生存体系中的依赖地位,进而影响其生存发展。
国内学者将脱钩前行业协会与行政单位的关系划分为多种类别,其中较为主流的是根
据协会的生成机制划分。该划分主要为三类,即体制内生成、体制外生成和体制内外结合
生成。也有学者根据脱钩前协会对政府和企业所提供资源的依赖程度进行划分,分为全能
型、半官方型、半市场型和市场型。 本研究认为,在后脱钩时代,行业协会与不同主体
〔 19〕
间依赖关系的改变,导致行业协会的生存发展呈现不同样态。因此后脱钩时代的行业协会
类型需要重新进行划分。
笔者在 A 市共对 8 家行业协会进行了调研,分别是建设协会、快递协会、特种设备协
会、旅游协会、艺术培训协会、团膳协会、钓鱼协会和观赏石协会。其中有 6 家属于行业
类协会,2 家属于民间协会;8 家协会中既有原本属于体制内生成的,也有依靠市场生成
的。它们在按照政策要求脱钩后,生存发展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政府发布的脱钩数据看,行业协会基本上已实现脱钩,这也意味着协会与行政机关
间 “科层性”关联的消失。但根据笔者在 A 市的调研发现,当地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实
际上依旧保持着一定联系。多数呈现为行政机关的态度越包容,行业协会越会积极向行政
机关靠拢;主管部门态度越冷淡,行业协会越倾向于依赖市场和会员单位发展。在此基础
上,本研究将双方之间关系形成的要素分别概括为 “政府客观支持度”与 “协会主观互
动意愿”,并结合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和会员单位的互动依赖程度,得出 4 种政会关系模
式,分别对应紧密型政会关系、半紧密型政会关系、松散型政会关系和半松散型政会关系
(图 1)。
图 1 政会关系类型
2 · ·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