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46

的 “否定之否定”。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践品格,正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在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其中的某些观点不断创新。如列宁在领导俄国社
             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 “一国首先胜利论”修正此前的 “共同胜利论”,同时指出无产阶
             级专政依然需要保留现代国家的形式,但这种国家不同于剥削阶级的国家,而是一种 “半
             国家”。为此,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有益路径,在经验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国家职能理论等的内涵。
                  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关于国家的科学认知为当时苦苦探求救亡图存出路的中
             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获得
             了有力的实践主体。凭借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国
             家建构和发展的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成果在指导革命、建
             设和改革上取得的成就,反过来也验证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实践效力。由此而论,探讨中国
             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成果,分析取得这些成果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就成为理
             解建党百年伟大成就的一把钥匙。
                  再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当下理论界各种声音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一些曲解、否
             定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论调,诸如 “历史终结论” “共产主义失败论” “中国崩溃论”
             等甚嚣尘上。即便面对中国发展现实,不得不承认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成就,却也在理论
             上刻意从 “中国之治”中抽离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底色。因此,探究中国共产
             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也有利于从 “治道”层面把握 “中国之治”优势的
             要义所在,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成果
                  (一)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新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过渡阶段理论
                  面对近代以来内忧外患,以及改良运动、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失败,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基本国情结合起来,运用 “无产阶
             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理论
                                                      〔 2〕
             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分析把握中国各阶级构成,依据各阶级的立场,明确了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同盟军的地位,确定了 “对于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慎重的政策” ,阐
                                                                                                     〔 3〕
             明了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动力、主体、前途等较之于此前的改良主义、农民起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已发生质的变
             化。“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
             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目的不是为了实现资产阶
                                                                            〔 4〕
             级专政,而是致力于 “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 。
                                                                                                 〔 5〕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科学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指出
             新民主主义是通往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光明前
             途,实现了对过渡阶段理论的创新。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多方
             面阐述,但是受制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他们更多论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实际。列
             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虽然在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也没有回答
             落后国家如何推进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新民主主义理论则弥补了这一空白,开辟了由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回答了在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团结各革命阶
             级,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艰难任务,为其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二)科学把握和协调阶级关系,以人民民主专政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既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必要
             条件。列宁进一步明确了无产阶级专政是镇压剥削者反抗和领导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
             现实要求。同时,考虑到各国历史和国情的差异,无产阶级专政 “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
             多样的政治形式”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创的人民民主专政实
                                〔 6〕
             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现实的有机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取得新发
                                                                                                       5 ·  ·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