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43

斗的结果。在 《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写道:“经济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
             进程发生影响并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各因素。” 在社会
                                                                                                 〔 26〕
             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面对经济建设遭受的严重挫折,及时调整思路,自觉调整了
             上层建筑中超越现实情况的 “左”的设计,充分认识农村纯粹公有制经济体制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不相适应的弊端,逐渐变革集体统一经营生产和分配方式平均主义等不适应经
             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缓解社会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今天,社会主要矛盾之所
             以能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转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改革不
             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解放发展了生产力,积累了庞大的社会财富。如:摈弃 “一大二
             公三纯”的生产关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注重科技兴农、人才兴农,提升农
             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完善农村基建、脱贫攻坚、保护环境等。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治
             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扎实推进,农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领导力量就是上
             层建筑重要的因素。刘少奇在论述中国共产党作用时曾经指出:“伟大的中国农民战争,
             如果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是完全能够胜利的。”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中国
                                                                       〔 27〕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
                                                                    〔 28〕
             义道路的进程中,不论是制度构建,还是理论创新,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只有毫不动摇
             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制度才能在不断变革中体现并证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
             性。
                  (三)在价值论上,深刻把握农村土地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
                  办好中国事情,必须处理好 “三农”问题。建党百年来,我们能够从 “站起来”“富
             起来”走向 “强起来”,关键在于我们党能够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
             坚持从农民利益出发,为了农民,依靠农民,通过土地制度变革,不断改变农村落后的经
             济面貌,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 坚持人民立场是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
                                           〔 29〕
             点和落脚点,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我们党的价值根基。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
             善是为了满足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是为了改善民生。正是因为牢牢掌握了社会基本矛盾理
             论的这一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百年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改革方能大有作为,民
             族方能更好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解决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明确土地所有
             制的前提下,领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
             共产党人审时度势,从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出发,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从试点试水到全面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解放农业生产力创造条件。短时间内,有效提升了农民的人
             均水平,改善了农村落后的社会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分散经营模式跟不
             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状,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
             八年聚焦 “三农”问题,提出了 “三权分置”改革。每一次的改革均起源于农村问题的
             提出,党的 “三农”情怀、人民情怀随着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持续展现,随着农村
             翻天覆地的变化得以真实体现。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受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根基的复杂影响,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
             时期社会发展的单一需要,应当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视角解读农村土地政策变迁的百年历
             程。必须跳出土地制度看土地制度,打破历史与现实土地制度变革实践在叙述、时空等方
             面呈现出的割裂状态,从唯物史观立场来梳理阐释其基本脉络和演进逻辑。中国共产党领
             导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演进,体现了百年来我们党对农村发展领导方式的改进,被实践证

                  2 ·  ·
                 4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