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21

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重
             大转变,但仍面临着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不
             强、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得到释放 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以往的外向型经
                                                〔 25〕
             济发展格局已不再适用,要想实现新发展,就要对之前的发展格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只有
             通过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来加快供应链和产业链优化升级等具体举措,才能充分发挥我
             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挖掘内需潜力,探寻出人民对更高质量产品及服务的真切需
             要。在这一调整与改革过程中,不仅人民的需要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而且经济发展
             的质量与效益能够得以提升,经济结构也能够实现转型升级,最终助力我国走上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道路。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市场开始低迷,一些国家掀起逆全球化潮流,单边主义、保护
             主义上升,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加之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这种发展趋
             势,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发达国家基于自身供应链安全角度所进行的产业调整,进一步
             加剧了经济去全球化的趋势,跨国间的贸易合作大幅萎缩 。这些新变化的出现,都说
                                                                           〔 26〕
             明了海外市场遇阻,我国亟需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进行调整。从大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
             律来看,“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任何经济大国的成长都需经历由弱到强、由 ‘以外促内’
             转向 ‘以内促外’的必然调整,大国经济崛起最为关键的标志就是构建出安全、可控、
             富有弹性韧性、以内为主、控制世界经济关键环节的经济体系” 。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大
                                                                                〔 27〕
             国,无论是从供给角度还是从需求角度来看,都已具备了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条件。因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好已有
             的规模优势、激发强大的内需潜力,以释放更大的发展动能,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
             主要来源,成为接下来发展格局调整的关键所在。因而,无论是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
             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所出现的新变化,或是中国已具备的经济发展条件来看,新发展格局
             都应该是中国积极作为的主动选择。
                  最后,新发展格局是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一种新的理论选择,同
             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几代人的不懈
             奋斗,“到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
             阶,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一历史性成就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
             义,为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需要已经
                                                                       〔 28〕
             由 “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 “美好生活需要”,从过去追求基本温饱的满足上升至对更高
             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要,消费主体需求的转变也对经济发展尤其是供给、生产领域提出了
             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许多发展的短板,如经济创新能力不足所导致的核心技
             术领域受制于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各产业之间结构不合理
             等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我国的现代化是 “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规划式发
             展、改革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发展方式”的现代化,不仅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
             规律,又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实践,实现了对 “西方霸权式、掠夺式、分化式、盲
             目式的发展方式” 的超越和创新,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导,
                                〔 29〕
             立基于中国以往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根据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矛盾,解决
             好发展中诸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战略措施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0 ·  ·
                 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