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99
本的,也不是无止境的,而是有限度的。首先,加速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而技术的升级
也是有限制的;其次,加速必须要应用更多的资源,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消耗和浪费;最
后,加速也让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变得更加紧张,也形成了更加脆弱的结果。此外,加速给
城市带来了便利、轻快和解放,也带来了浮躁、焦虑、迷失和不安全感等负面感受。
正是在享受到城市及其治理加速所带来的轻快感和便捷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禁不
住发出 “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开始重新审定日常生活的节奏,反思和质疑加速的
代价和后果,提出要回归到悠闲自在的慢生活。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城市的发展代表了
加速的成就,城市的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的节奏也越快,甚至于是以快为荣,以慢为耻,
恨不得全面彻底地 “飞起来”。那么,面对当今城市治理的加速及其限制和缺陷,让城市
生活慢下来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心声,这也对城市治理提出要减速或刹车的要求,具体包
括为城市 “留白”,打造慢生活,协商解决问题,平衡历史和未来的张力,从而寻找加速
与减速的均衡点。
(一)留出 “留白区”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和建设走的都是 “摊大饼”式的发展道路,城市建设项目大干
快上,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管理上却严重滞后,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随着当前城
市从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发展迈向以存量更新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要适
当地慢下来,给城市发展更多审思和喘息的空间,给城市建设更多任性发展的可能性,以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对城市加速的无序扩张,也就有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
“留白”,给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预留空间和余地,自觉控制甚至放慢城市发展的速度。
这些不仅是解决城市拥堵病、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
为了让城市更多留下绿地、树荫、河流以及湖泊等生态空间,增加城市的弹性和灵活性。
城市 “留白”的实质就是,尊重城市进步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克制住理性规划城市
的冲动,给未来留下更多的战略空间。“留白”不仅包括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预留空白,为
后代留出更多的空间,也包括为城市生态、农业用地和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留白。这些正
在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动向,比如国土空间规划就运用指标预留、空间预留和功能预
留等手段做出弹性的安排,为未来发展预留战略空间。比如 2020 年上半年,北京市朝阳
区拆违实现 “场清地净”152. 5 万平方米,腾退土地 163. 39 公顷。腾退的土地大部分用
于 “留白增绿”,实现绿化 140. 4 公顷。 在城市加速发展的大框架下,“留白”实际上就
〔 7〕
是城市的减速,通过克制和谨慎的 “不作为”,来缓解城市加速过程中的紧张。
(二)打造 “慢生活”
快是城市的基本基调,城市的节奏快于农村,而且是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
一步加快了城市的节奏,比如地铁提高了人们交通的便利性,加快了城市运行的节奏。不
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城市人群的节奏也大不一样。在 “快”思维的支配下,
城市的一切都和速度挂起钩来,所有人似乎都加快了步伐,拼命往前冲,上学、培训、交
通、晋升、加班以及物资和金融等,城市生活就像陀螺一样加速旋转起来。快一点,再快
一点,越快越好,构成了城市生活最重要的宣言。不断地细分时间,用更多的活动填充有
限的时间,不遗余力地追求速度,榨取时间的剩余价值,使各个领域都陷入无休止的速度
竞赛,也让城市人变得更加紧张焦虑,心力交瘁,顾此失彼,引发普遍的健康问题,以至
于加班已经成为职场生活的常态,“亚历山大”成为日常生活的口头禅,“过劳死”也成
为新的死亡杀手。
日益加速的城市节奏也引发了对于速度的反思和批判,尤其是激发了放慢速度的要
求,“慢”正在成为新的城市精神。如何在现代城市中打造慢生活,平衡城市治理的快与
8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