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90
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知行合一的难度影响着政治沟通的效用和政府治理的效能。
三、完善政治沟通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在当前的政治体制大背景下,政府与公民之间以党政信息系统为主渠道的政治沟通模
式是不容动摇的。如何弥补现行政治沟通模式的不足,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需要在完善现
有沟通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副渠道的建设,提升政治沟通主体的政治素养,加强政治沟通
的制度建设。通过全面、立体的政治沟通建设,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规范
有序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政治沟通网络,使各种人群的政治诉求、各种各样政治信息能通过
不同的沟通渠道进行传输并相互验证。
第一,完善现行政治沟通渠道。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沟通是 “政府的血脉”,政治沟
通的渠道就是 “血管”,输入、输出、反馈,这一切都有赖于政府内部以及它同外部环境
之间的通讯渠道 ,政治沟通渠道是政治沟通有效展开的基础。拓展及完善政府与公民
〔 18〕
政治沟通的渠道,须基于当前政治沟通的现有基础,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首先,治理下沉,缩短沟通通道。随着政府、社会及公民之间的关系变动,科层制下
的政府治理压力增加,公共事务的复杂化、风险化与碎片化,治理下沉成为解决政府治理
困境的重要方式。在现行政治沟通中,主要问题是政治沟通的通道过长,不仅增加了信息
传输的时间成本,还易致使传输信息的失真和干扰。基于政治沟通的视角,通过治理下沉
赋予相应层级的政府机构一定的权限和自主性,实现权力的下沉,使之在相应的层级做好
与公民、社会组织等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而且,还要给予相应的财权、物权,实现资
源的下沉,使之能够更便捷的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治理下沉,给予一定程度的权限和
自主性,减少不必要的沟通环节,尤其在应急问题的处理上,能够缩短沟通的层级和渠
道,促进政治沟通的时效与实效,提升政府的治理效能。
其次,发挥人大、政协的政治沟通作用。现行的政治沟通中,存在着对行政机构的过
度依赖,既增加了行政部门的治理压力,也造成了政治沟通的搁置和迟缓,严重影响了政
府的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协商民主,特别是
〔 19〕
人大、政协在政治沟通领域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容忽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可以通过
“上下行沟通”,通过联系群众、积极开展调研,充分与广大民众进行政治沟通。既能充
分表达出人民的意志,传递真实的政治信息,反映所代表选民的普遍利益诉求,也能将政
府有关人民切身利益的方针、政策及时与其选区内的公民进行沟通,使公民及时了解国家
政治发展动态并及时做出反应。政协委员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必须把事业
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把问题看在眼里。 政协委员应积极主动
〔 20〕
承担相应的政治沟通职责,共同参与构建高效、顺畅、真实的政治沟通网络。此外,通过
人大与政协的信息传输渠道,能够与行政机构的信息传输渠道彼此之间相互验证,促使多
方共同参与政治沟通的治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共同致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
国家治理效能。
最后,改革信访制度,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信访制度是建立在政府内部政治沟通之外
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弥补了政治沟通信息传输的不足,也是我国公民表
达自身利益诉求,实现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一定程度上,信访制度能够有效缓解信息反
馈与信息控制、常规运行与紧急动员的矛盾和张力,部分减轻科层组织的运行压力。 在
〔 21〕
信息传递方面,越是上级政府,越不直接面对民众,但上级政府又没有独立的信息渠道,
关于民众的信息大都来自下级政府的汇报,而民众的上访,则带来了关于下级政府运作的
9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