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89

闻媒介、民间信息机构、电子网络信息系统的综合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以党政机关的
                                                                         〔 15〕
             信息系统发挥着主要作用。一方面,我国政治体制要求自上而下的贯彻政策,实现组织的
             统一领导和思想的高度一致,对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其
             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限。“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我国现行政治沟通体制的主要弊端是:
             政治信息对流量严重不足、政治信息在传送过程中噪声多、损失重、失真大、灵敏度低、
             正负反馈调节严重失衡。” 由于没有其他可靠的信息渠道作为补充,政治信息难以 “高
                                        〔 16〕
             保真”,决策层无法掌握真实信息,也就致使决策出现不符合社会实际、不符合公民利益
             需求的情况。此外,单一的信息传输模式也极容易被某些党政领导干部作为欺上瞒下的手
             段。一些人为谋求自身的政治利益,在幕后进行暗箱操作,操控信息传输通道,对政治信
             息进行不当的约减。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信息损失,导致信息的主观曲解,也使上级政府对
             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回应,造成决策的误判和执行的偏差,严重影响政府与公民
             政治沟通的效用和治理效能。真实的信息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旦疫情的信息在政治沟通
             中出现较大的失真,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必然对防控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很
             有可能错失防控疫情的最佳时机。
                  除了信息的失真以外,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干扰和 “噪音”。政府与公民之间
             的政治信息在固有的渠道传播时,经历层层传输,难免产生一些 “噪声”。这里的 “噪
             声”是指与信息接受者的要求无关、无用的信息。在政府与公民政治沟通中,有两种
             “噪声”的影响尤为严重。“一种是 ‘伴生噪声’,另一种是 ‘本底噪声’。所谓 ‘伴生噪
             声’是指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由于政治沟通体制的高度一元化,短时间某些政治信
                                                〔 17〕
             息无法通过正式的渠道传输出来,使一些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有机可乘。小道消息的蔓延滋
             生,歪曲了信息的真实性,掩盖了事件的真相,使那些真正重要的信息无法进入沟通渠
             道,造成了信息的流失。所谓 “本底噪声”是指下级部门为迎合上级的某种希望和偏好或
             者上级部门为了获取下级部门的支持而迎合下级机关的某些要求,向对方传输一些空泛
             的、不切实际的政治信息。现实政治生活中常见的 “本底噪声”就是 “报喜不报忧”。根
             据丁香医生平台统计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产生的较有影响的谣言有 136 条,涉及
             疫情起因、防护方式、传播方式、感染人群等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谣
             言,出现哄抢 “双黄连”等现象。在疫情防控时期,政府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
             与公民之间的信息沟通出现问题,加剧疫情防控的困难。尤其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有了
             谣言产生和传播的 “沃土”。在政治沟通过程中,减少和控制这些噪音,防止其对正确信
             息的干扰显得十分重要。
                  第三,主体局限性问题。一是公务人员对政治沟通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认知不足。政治
             沟通源于西方的话语体系,加之本土化不足,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政治沟通的重要性和内
             涵认识不足。此外,也有部分公务人员 “四风”问题突出,脱离群众,不能与群众进行
             有效互动的政治沟通,从而使部分公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很难得到表达。同时,也影响政府
             的公信力和政治认同感,不利于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二是公务人员个人能力的差异。由
             于政府部门每个人员自身能力高低不同,对政治信息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往往会在与公民
             进行政治沟通时出现传输信息偏差,致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扭曲,导致最终结果不能体现
             沟通的初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公民利益诉求。这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对信息
             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收集和整理,彼此相互补充和论证,以求信息真实度的最大化。三是
             公民主体的局限性。作为政治沟通另外一方,公民的政治素养不可忽视。权利意识、参与
             意识和公民意识的缺失,公民参与治理的动力匮乏和能力缺位,使其不能准确地有效地与
             政府展开沟通,表达合法的利益诉求。如何促进公民与政府展开沟通和协商,仍是困扰理
                  8 ·  ·
                 8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