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42
党 政 研 究 2021 4
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范式的理性实践
胡业勋 王彦博
〔摘要〕法治化作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方略,是使社区治理工作顺应规范化、制度
化、程序化的法治逻辑,进而形成合作共治的良治模式。当前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在传统 “问
题回应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下,法治治理的被动化与工具化倾向凸显,法治路径也囿于强化
规范供给回应治理规则贫困,尚未契合民族地区社区法治土壤的差异与迥殊。民族地区社区治
理的法治化,要回归治理策略上的 “对症下药”,治理范式上以 “政府职能转变”和 “公民参
与拓展”为依归,治理架构上以法治化的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以及 “内容理性”为取
向,构建出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社区治理法治化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1)04 - 0041 - 08
一、问题缘起: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审视
社区治理法治化作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方略,集手段、内容和目标多位于一
体 ,是推动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关键依托和基础保障。民族地区社区治理作
〔 1〕
为特殊场域下的区域治理 ,复合着独特分殊和普遍仿效双重样态的治理谱系,法治化的
〔 2〕
延展进路正是顺应特质和规律二维合一的有效程式。在内涵上,社区治理法治化是以控制
社区公权力为重点,以保障社区居民基本权利为核心,通过实体与程序机制优化社区治理
结构,构建软硬法治体系,培育社区社会公共性,进而确保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把社
区的各项工作纳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实现合作共治的善治模式。在本质
①
上,社区治理法治化就是通过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构建软硬法治体系以及培育社区社会公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制度化构建研究”( 20BZZ022);四川省社会
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下社区治理的法治优化研究”( 20FX045)
〔作者简介〕胡业勋,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
王彦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1。
① 本定义是作者在对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研究中的归纳概括,认为社区治理法治化的核
心要义包括 “保障社会民众的基本权利”“控制社区公权力”“维护社区居民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三个方面。
1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