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125

要求不断提高与部分现实劳动难度不断降低之间的矛盾,人机关系异化、人际关系疏离与
             人的本质需求之间的矛盾,收入相对减少与按劳分配方式有待完善之间的矛盾等。
                  (一)传统劳动岗位减少与职业转换难度增加之间的矛盾。当前,在劳动力成本上升
             和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机器换人”策略正在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全国
             的制造业,甚至是西服定制等产业领域拓展实施。一方面,智能机器人正以其显著高于人
             类的工作速度、优于人类的工作精度和耐力,被广泛应用于较大规模效益的领域及 “险”
             “脏”“累”工作中,一些用工成本较高的单一技术劳动岗位正逐步被智能机器人替代。
             汽车、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数量持续降低,传统劳动岗位减少,不少低技能
             劳动者被原有工作岗位挤出,需要重新寻找工作。
                  另一方面,与智能机器人伴随出现的就业新领域、新行业、新岗位需要从业者掌握操
             控、维护智能机器人相关技能,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这对于需要转换职业的
             传统产业工人而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从访谈逐字录的高频词词
             云图可以看出,“培训”“问题”两个词的词频最高,这说明对技能培训的迫切需求及其
             难以满足的矛盾是工人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低技能产业工人 “被富余”和高技能产业工
             人 “人才荒”并存的技术性、结构性失业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存在。在社会生产力不
             断提高、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发展、人民需求丰富多样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工人面临的这一
             困境不仅可能使其无法有效就业,同时也可能使他们在无所事事中失去现实存在感,体验
             不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























                                      图 1  产业工人劳动困境访谈逐字录高频词词云图
                  (二)劳动技能要求日趋复杂与部分现实劳动难度不断降低之间的矛盾。智能化进程
             中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对工人的劳动技能要求日益提高,同时对工人的工作主动
             性、学习自觉性、综合素养等都有了更高要求,要求工人成为有知识、多才智、能自觉、
             勇创新和善管理的复合型劳动者,以一种 “智慧体与审美体而非以体力负荷者与机械式操
             作者的面目生活” 。
                                〔 5〕
                  然而,由于智能化进程在不同企业推进速度、深度、广度的不同,产业工人面临的劳
             动难度和强度存在极化现象。如手机制造业等高科技精密仪器生产企业全面引进智能化,
             已经成为 “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也都是能够良好适应数字化、智
             能化、自动化的高技能劳动者;而一般传统制造业虽已开始引入智能设备,但受智能设备
             价格高、技术水平难达预期要求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智能机器人使用密度低、生产线覆
             盖面少,全面智能化仍有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产业工人的需求呈现出高、低
             技能工人增加,中间技能工人减少的就业结构极化现象。一方面,智能设备和智能生产线
                  2 ·  ·
                 1  4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