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127
额。但多数企业都是把引进智能机器人之后获得的新收益算作固定资产投入的回报,基本
不考虑给予工人相关待遇提升,这也使产业工人的劳动投入与工资收益失衡,工资收入相
对减少。所以,智能化背景下,“社会财富总量增多的同时也对社会财富分配方式提出了
新的挑战” 。
〔 9〕
三、智能化进程中传统产业工人劳动困境的突破路径
面对智能化进程给传统产业工人造成的挑战和困扰,是在哀叹声中拒绝,还是以积极
主动心态接受和适应?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人工智能虽然短期内会带来冲击和阵痛,但
从长期来看,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智能机器人创造的巨大财
富能够让人类从 “稀缺”“匮乏”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然界没
有造出任何机器……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的意志驾驭自然界的器官或
者说在自然界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
对象化的知识力量” 。以睿智大脑创造智能机器的人们,也一定能通过政府、传统产业
〔 10〕
企业、人工智能产业以及工人自身的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各阶段精准施策,突破发展困
境、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和谐互促。
(一)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保障,有序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进程,助力产业工人
有效就业,在全面发展中走向共同富裕。首先,政府要负责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平台,做
好人工智能所需 “新基建”,统筹考虑智能技术发展状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产业
工人的就业机会和幸福解放等多种因素,通过设立 “机器换人”专项资金、优化税费制
度、选树标杆企业和推广典型智能改造方案等策略,为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人才培训,稳妥有序地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转型,防止过度自动
化,避免规模性失业,帮助企业在 “人机互补”中实现智能化升级,有效平抑人工智能
可能给工人带来的发展困境。
其次,面对产业工人在企业智能化升级进程中遇到的发展困境,政府要注重建立和完
善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劳动力培训计划,完善劳动力再就业的教育及培训体系。一方面,
通过发布最有可能实现自动化的工作岗位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产业工人群体,为需要转换
职业、进行技能升级的产业工人提供针对性再培训,确保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的劳动力和
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产业工人顺利转岗。另一方面,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所需人才及其技能
的前瞻性研究,重点培训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新技能,提高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
度,为劳动力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当然,为企业与产业工人搭建透明的就业信息平台,
整合岗位信息、促进人职匹配等就业服务,也会有力促进传统产业工人的有效就业。
最后,政府需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共同富裕。人工智能时代,
智能机器人巨大的生产力使得财富的源泉日益涌流,国民经济总量将实现前所未有的丰富
发展,以公平有效的政策制度推进共同富裕,是智能时代政府加强经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
面。一是面对人工智能挤压低技能工人和就业 “碎片化”的现实,加强失业保险、贫困
补助、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智能化进程中的失业工人提供兜底保
障,使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二是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探索将具体劳动量与工资报酬相分
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资本、技术、劳动诸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
更加合理。三是完善个税征收制度。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科技以其无限的创造力成为创
造财富的重要手段,并作为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分配,由此会造成个人收入的极化分化。因
此,在强化对高收入群体纳税管理的同时增进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减少因人工智能
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能促进共同富裕。四是进一步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探索建立合理
2 · ·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