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党政研究》2021年第3期
P. 42
组织建设大致有三种思路:坚持空间覆盖原则,建设全方位党组织;以服务为导向,建设
服务型党组织;采用互联网 +党建模式,建设信息化党组织。而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
建设有了新定位———突出政治功能,这就要求解构基层利益格局以确保政治的权威统一,
探索党在基层的运作机制以保证组织的核心地位,巩固意识形态权力以维护思想统一。
〔 13〕
朱宜认为,基层党组织功能呈现 “双轨化”特征,从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决定的 “管理主
义取向”和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 “社会需求取向”出发,可以从三个方面充分发挥农村
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效能:优化组织机制,提高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和乡村治理的效率;
调适角色定位,实现乡村社会善治目标;提高服务能力,满足乡村社会和人民群众实际需
求。 霍军亮、李嘉琪、王永杰认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
〔 14〕
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政治建设,将政治原则贯穿乡村治理
的具体行动;提高政治站位,完善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把握政治方向,强化对乡村
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
〔 15〕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本质内涵阐释、应然内容构建和发
挥不足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具体措施,为推
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具有重要
意义。但既有研究存在不够贴近农村基层与比较缺乏学理支撑的双重倾向,其理论视野和
实践空间都有待提升与拓宽。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遵循以 “政治功能发
挥”统领 “组织振兴”、以 “组织振兴”促进 “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理路,从价值导
向、组织塑造、社会基础、实践保障四个维度提出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路径范
式,以期对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有所裨益。
二、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定位
乡村振兴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的,统筹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
态全面发展,是具有全局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
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属性,将自身建设成为政治上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按照 “宣传党的主
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 的要求释放政治功
〔 16〕
能,确保稳步实现农业发达、农村和谐、农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一)宣传党的主张
党的主张集中反映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诉求,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推进经
济社会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旗帜和方向。把党的 “正确主张”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方式
转化为 “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党章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工作就是让农民群众
认识到党的主张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维护、实现人民的利益,使农民充分理解、认同党
中央决策,并将党的决策转化为行动自觉,从而实现壮大乡村振兴主体力量,增强乡村全
面发展成效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社会化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农民实际和乡
村特色,增强宣传党的主张的鲜活度和创新性。在宣传内容上,重点宣传党中央在乡村的
大政方针,使农民了解党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工作的布局。不仅要对政策本身进行详
细的文本解读、精神传达,还要展示农村在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
得的成果,引导农民深刻体会到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激发农民建设美好家
园、追求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确保农民积极配合、主动贯彻乡村振兴的各项措施。在宣
传方式上,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因时制宜地将党的主张融入新媒体宣
传,把采用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讲授解读与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手段进行对话交流结合
起来,逐步推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增强党的主张在农村
0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