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党政研究》2021年第3期
P. 44
务农民,将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另一方面,作为农村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
者,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广泛动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支持和投入乡村建设,形成助力乡村振
兴的团结力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积极探索产业发
展、收入增加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五)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是做好党的农村工作的根本举措。党的十八大以
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置于全党工作 “优先考虑”和 “重中之重”的地
位,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理论、制度、实践创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
性成就。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教育文化事业滞
后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功能,彻
底打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藩篱,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发展新的思想理念、战略
举措。在思想上,引导农村地区树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
〔 21〕
念,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进步、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繁荣发展与共享发展成果统
筹考虑,注重农民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推动党中央关于农村改
革思路与措施的落实落地,以农村土地改革制度为重要抓手,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
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制度体系,消除 “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束缚,
促进农村社会生产要素科学配置、合理流动,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阻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 因此,各级党组
〔 22〕
织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牢记政治责任,严格政治纪律,从政治高度认识政
治建设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属于乡村组织振兴范畴,是关系乡村全面振兴的
根本性建设。从总体上讲,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但部分农村基
层党组织仍然存在政治建设不强问题,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政治意识淡薄的现象
政治意识是关于政治思想、观点、态度的综合反映,是党员干部最基础、最根本的意
识,统率着其他思想意识和素质能力。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力,根源在于
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缺乏政治意识,进而催化出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改
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但市场经济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产生的
负面影响,以及农村传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负面效应,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带
来严峻挑战。一是存在重经济、轻政治的现象。片面强调把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任务,
而缺乏基本的政治意识、政治责任,没有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这种
现象既有基层党组织自身政治觉悟的原因,也与所在县 (区)及乡镇党委的重视程度有
关。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的上级党组织对在乡村振兴中培养村社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缺乏足
够的认识,受访者认为 “不重视”的占 5. 66%、“不怎么重视”的占 10. 70%,两项累计
人数占比高达 16. 36%。 二是存在重服务、轻党建的现象。认为 “服务”工作更加实在,
〔 23〕
把基层党组织完全等同于一般服务型组织。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缺乏认知,没有形成坚定
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对党的决定和党的纪律不够尊崇,没有促进农村党员
养成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始终同中央党保持一致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品格。三是存在重形
式、轻实质的现象。在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的决策部署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存在 “四
风”问题,不够亲近和贴切农民群众及农村生活,出现政治宣传与政治路线运行脱节的情
况。
2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