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党政研究》2021年第2期
P. 13
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
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其二,它是开放的国
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
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以更大对外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其三,它是以全国统一大市
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在这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由此要更加
重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真正在推进国内国际双
循环,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以系统观念统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动力源泉在于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
力。《建议》将 “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作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
标,将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主要任务。“截至 2020 年 7 月底,我国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1. 32 亿户,其中企业 4110.
9 万户,个体工商户 8834. 8 万户。” 进入新发展阶段,把亿万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出
〔 11〕
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对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经济;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此外,《建议》还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激发各类市场
主体活力,实现更好发展明确了目标指引。
以系统观念统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重要保障在于更好地发挥中央、地方和
各方面积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下,由党的中央组织、地
方组织、基层组织铸造形成的严密组织体系,职能职责更加鲜明,功能优势更为彰显,即
党的中央组织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地方组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基层组织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
导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的国家制度安排。在这个制度安排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项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基本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
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政治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其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而作
为国家制度架构下的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以及其他政治机关都通过党组的形式接受党
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决定
了当代中国各级政府的权力本质和运行机制。从这个意义上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可以
看作是对政府本质回归和作用方式的价值规定,也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有效政府,发挥各
级政府积极性提出的新要求。这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体制中,纵向权力与资源配
置的基本关系,事关国家统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支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实践探索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央地关系,成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
期稳定 ‘两大奇迹’的关键要素。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族群多样,加
之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难度相比其他国家更大,任务更
为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党中央着眼于推动 “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与激活
〔 12〕
地方发展活力相统一,强化构建协同高效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着力实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
科学调适和动态平衡。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把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落实到
2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