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党政研究》2021年第2期
P. 12

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和人文情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对 “人民”这个集合名词和整体概念中的每一
             个群体、每一个个体的最好回应。我们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全面开启,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把促进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朝着这个令人憧憬的奋斗目标
             鮸力前进。在这个意义上,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与社会主义本质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和内在
             统一性,这种一致性和统一性在 《建议》中得到有力展示和充分彰显。可以预见,扎实
             推进高质量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新要求及其实现
             过程既是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坚实一步,又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斗争和
             制度模式比较竞争中,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彰显。

                 五、实践维度:整体性统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系统观念是一种整体性观念,倡导用开放的复杂的系统观点、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综合集成方法体系观察和研究经济社会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主观认识与事物本质的有机
             统一。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改革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的突破和创
             新。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存在着 “市场失灵”的问题与缺陷,这就必然要求引入 “政
             府之手”。“在宏观经济治理中,有效市场是经济顺畅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有为
             政府是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是推动中国
             经济持续向好的内源性动力。” 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实践表明,实现市场自主调节与政府
                                             〔 9〕
             科学调控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辩证
             处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二者关系的基本逻辑。
                  《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是由社会主义
             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特征及其优势所决定的,“不仅是进入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所具有的独特和鲜明特点,而且是西方 ‘市场经济学’和中国传统 ‘人本经济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 10〕
             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更加遵循和有效利用经济规律过程时融入辩证法,创造性提出发展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的妄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融合的
             重要意义及其辩证关系。有效市场的目标更加关注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需要扭转传统
             经济思维中过度强调市场对资源自发配置可能造成的 “市场失灵”风险;有为政府的目
             标更加关注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扭转传统行政思维中过度强调政府对市场资源的
             管控造成的 “市场僵化”。因此,新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寻求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与效益
             最大化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同频互动、互促共生,这需要以系
             统理念予以统领和解决。
                  以系统观念统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逻辑前提在于全面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深
             刻内涵和时代要求。从根本上说,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
             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其内在特征和时代要求在于:其一,它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
             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置身于全球视野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
             内部可循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国际两种循环的关系客
             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依托
                                                                                                       1 ·  ·
                                                                                                      1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