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党政研究》2021年第2期
P. 7

构社会主义本质、注入强大人民动力的坚实保障;四要从实践维度和实践论意义上深入思
             考和统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以上构成本文的思考起点和
             学术关切。

                 二、认识维度:前瞻性统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系统观念是一种前瞻性观念,是解决认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
             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联部分合成的有机体,既表现在空间意义上的物理构成,也表现
             为时间意义上的次序耦合,其内在要求思考问题特别是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时,要注
             重系统内部与外部、时间与空间、历史与逻辑、经验与规范的关系建构及其转化。马克思
             在 《资本论》中指出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
             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
                                      〔 1〕
             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好战略谋划” 。世界是普
                                                                                             〔 2〕
             遍联系的,同时又处于时时刻刻的变动之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日升月落、春去秋
             来,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内在转化的规律性描述;否极泰来、时来运转、柳暗花明、苦尽甘
             来,则是对人生境遇自我转化的规律性表达,都是借用可视化的规律或现象折射出机遇与
             挑战相互转化的内在哲理。对任何一个事物及其发展来说,机遇和挑战都作为一种自变量
             构成其自身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看待
             和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判断,这种结论和判断反过来会影响决策思维和决策效能。
             从党的发展历程看,我们党总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运用系统
             观念这一重要思想方法,对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进行
             系统分析和科学研判,做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人民愿望的重大决策,这已经成为党的思
             想路线的实践要求和理论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运用系统思维深入分析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最主
             要矛盾,他敏锐地分析时局和形势变化的特征,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
             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出发,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同
             时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由信仰、阶级利益不同带来的政治分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统一战线
             思想和理论。1938 年 10 月 14 日,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
             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
             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940 年 1 月,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毛
             泽东探讨中国向何处去、怎样引导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之路时指出:“科学的态度是 ‘实事

             求是’,‘自以为是’和 ‘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1941 年 5
             月 19 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第一次解答了什么是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成为共产党人开展工作的思想方法、一切工作所应遵循的思想
             路线,并用以指导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转折,邓小平支持和领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大讨论,推动全党思想大解放并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的改革
             开放持续推进奠定了认识基础和思想前提。此后,在对我国所处的世界环境和国际局势进
             行深入观察和系统分析基础上,邓小平提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科
             学论断,不仅全面推动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中国创造世所罕见的 “两大奇
             迹”奠定了科学认识基础和理论创新前提。进入 21 世纪后,我们党根据新世纪面临的国
             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在党的十六大上作出一个重大战略判断,即本世纪头 20 年是我国

             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成为推动此后 10
                 6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