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91

产生时间不长,这在于公共政策在西方的产生时间不长。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举措。政
             府治理取决于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取决于政府特性。政府特性取决于国家来源。公共政策
             在西方的产生与西方的政府及其国家特性密切相关。
                  近代之前的西方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西方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以个人权利本
             位为基础的,张扬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一直是近代西方的主流思想。在洛克看来,人类社
             会 “不存在具有权力的共同裁判者的情况使人们都处于自然状态” ;“人们受理性支配而
                                                                                   〔 1〕
             生活在一起,不存在拥有对他们进行裁判的权力的人世间的共同尊长,他们正是处在自然
             状态中” 。这种没有国家的自然状态才是真正美好的自由状态。国家只是不得已才产生
                      〔 2〕
             的一种政治社会。为了人们的自由,必须对国家权力加以限制。正是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支
             配下,亚当·斯密认为,经济活动只有通过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动调节才能
             体现自由,政府只是作为 “守夜人”,是对经济社会活动奉行不干预主义的消极政府。 政
                                                                                                       〔 3〕
             府规模愈小愈好,政府职能愈少愈好。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经济大危机,造成社会
             问题丛生,市场严重失灵,凯恩斯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占据主流地位。大量公共性的经济
             社会问题必然要求人为的干预,干预的主体是政府,干预的方式便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
             学正是因为产生了公共问题,需要由公共机构通过公共政策加以解决而产生的专门学科。
                  在中国,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很年轻,并且是从外国引进的。但是,公共政策作为
             人们的一种人为干预的治理手段,其产生和延续的时间却十分悠久。这与中国的国家特性
             密切相关。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家。农业思维相信季节的自然法则,春耕秋收,但也相
             信人为的干预。如果没有人为的调适,单纯的 “望天收”是无法获得好收成的,更无法
             创造出灿烂的农业文明。农业与 “逐草而居”的游牧业不同,它要适应自然环境,也要
             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适应于农业人群的需要。这种改造活动是单个人和少量的人难以承
             担的,需要众多的人共同承担。在承担过程中便会产生用于协调众多人活动的公共性机
             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业人群存续的基础。正是在公共治水活动中诞生了国家,
             有了 “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国的国家起源便与通过公共机构治理公共问题密切相关。
                  中国在长期历史上是大规模的农业文明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是单个家庭。众多
             农业家庭在共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从事农业生产,大量的问题由家庭自主处理,但仍然
             存在许多依靠单个家庭难以处理的公共性问题。这些公共性问题必须依靠作为国家机构的
             政府组织加以处理。因此,中国的国家除了一般国家所具有统治职能以外,还具有处理公
             共问题的特殊职能。马克思通过比较指出,“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这种要
             求,在西方,例如在佛兰德和意大利,曾促使私人企业结成自愿的联合;但是在东方,由
             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因而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进行干预。
             所以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这种用人工方
             法提高土壤肥沃程度的设施靠中央政府办理,中央政府如果忽略灌溉或排水,这种设施立
             刻就会荒废,这就可以说明一件否则无法解释的事实,即大片先前耕种得很好的地区现在
             都荒芜不毛”。 不列颠人进入印度后,按照西方自由竞争、听之任之的原则,置过往中央
                            〔 4〕
             政府主办的公共工程于不顾,结果很快造成农业的衰败。这是因为 “利用水渠和水利工程
             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 。在中国,举办公共工程是政府的必要职能。要
                                                      〔 5〕
             履行这一职能,政府就必须通过制定相应的举措达到一定的目的。
                  农业是依靠农业人群进行生产的。农业人群要从事生产和再生产,除了必要的自然条
             件以外,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不是自动生成的,也不是社会能够自我解
             决的,而需要超越社会之上的政府加以干预。如果没有政府的必要干预,农业人群难以自
             我保障,生产和再生产便难以持续。如依赖于自然的农业人群,经常会面临 “天灾人
             祸”,需要政府加以救济。农业活动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与家庭之间发生的许多
             冲突,需要超越个别家庭之上的政府加以调处。农业人群与其他人群之间发生的利益冲
             突,也需要政府加以处理。“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 政府调节社会矛
                                                                                        〔 6〕
                                                                                                      0 ·  ·
                                                                                                     1  1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