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114

这一战略的实质乃是国家运行机制的深刻转型,是经济增长动力的深刻转换。双循环以国
             内大循环为主体,然而这一大循环的构建,是在两个前提下展开的。第一,国内大循环的
             构建,是基于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环境。尽管全球化出现了崭新的趋势,尽管中国经济发
             展遭遇一些发达国家的不公平的经济打压和技术封锁,然而中国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
             态势没有改变,因此国内大循环之构建,乃是 “开放环境下的”国内大循环,而不是
             “封闭环境下的”国内大循环。构建这一国内大循环的目的是为了以更高的竞争力参与全
             球竞争,而不是企图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规避全球竞争;国内大循环的最终目标是以更高的
             产业层级,更大的比较优势,更积极地参与甚至引领全球产业链的布局,而不是自外于全
             球产业链而谋求 “自我封闭式发展”,这也是国家决策者一再强调的基本立场。第二,国
             内大循环的构建,乃是我国既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框架的进一步深化和完
             善,而不是改变这一框架而复归旧有的体制。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
             略的基本指向,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要进一步革除阻碍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各种弊政,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更有效率,更
             能适应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第一个前提,是要警惕 “关起门
             来搞建设”的错误观念,而强调第二个前提,是要在我们继续发挥制度优势的同时警惕在
             构建国内大循环过程中传统体制的复归。
                  双循环战略的基础是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边界和优劣势。应该说,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起到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在四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政
             府不断地通过制度创新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市场的发育,并通过持续的法治建设为市场主
             体提供越来越严格和规范的产权保障;同时政府在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动员资源和
             执行长期发展战略方面也发挥了任何国家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
             济增长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这一作用的核心和实质乃是政府始终是市场机制
             的促进者,是市场微观主体的鼓励者,而不是以政府来取代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越好
             的地区,这一特征就越是明显,而经济发展表现越是不佳的地区,却往往与 “市场增进
             型”政府模式背道而驰。政府的最大功能是保护市场主体,保护公平竞争,营造公平市
             场。政府的一切努力,都旨在增进市场的作用,而不是替代市场甚至抛弃市场。政府和市
             场的边界不清,政府越位或缺位,都会带来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要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绝对的、僵化的关系。政府
             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的推动力量和要素。一种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过
             度了,就必然引发经济发展中各个层面的问题,从而逼迫经济体制发生变革,以纠正这种
             过度不均衡。比如一个阶段政府发挥的作用太多,抑制了市场的作用,从而导致体制僵
             化、人民福利下降、经济增长效率受到损失,因此就必须加强市场调节,减少政府干预,
             矫正政府过度介入的情况。同样地,如果一个阶段任由市场力量过度发挥作用,市场的自
             发作用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极其不均衡,出现了社会公正方面的问题,导致垄断、贫富不
             均、公共品供给不足、社会混乱、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突出,则应该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
             用,加大社会公共品支出,防止垄断和社会不公,对市场力量进行矫正和规范。政府和市
             场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不缺位也不
             越位,有为而不乱为。
                  在双循环战略中,一方面,我们应继续加大市场化的力度,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让
             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市场公平竞争,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动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 “市场神话”,防止过度市场化带来的弊端,尤其是近年来我国
             在养老、健康、医疗、教育等公共品领域,过度市场化的弊端已经引起了决策者和国民的
                  2 ·  ·
                 1  4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