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党政研究》2020年第5期
P. 29
要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同心圆守住,包
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 “同心圆”理论的提出,也证明了爱国统
〔 11〕
一战线在现代化治理中的法宝作用。习近平 “同心圆”理论的重要基础就是一致性与多
样性的有机结合。
(二)统战各领域中的 “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1. 多党合作中的 “一致性与多样性”
“对于政党制度的讨论中最为关切之处,就是政治体系中政党间的互动模式。” 当
〔 12〕
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个政党制度框
架中,“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并共同遵循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目标一致地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和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 “一致性”。在这个
“一致性”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的关系。但是,多党合作的本身就是 “核心
的一元性和结构的多元性”相结合的框架结构,因此,除了 “一致性”外,从制度运转
形态、民主党派的构成及活动等方面都体现 “多样性”的存在。首先,民主党派是 “三者
联盟”。政治联盟性质决定了民主党派在一致性的基础上,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只讲一致
性,民主党派没有存在的必要;只讲多样性,民主党派就不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
党。从党派构成分析,八个民主党派有各自发展的传统、界别特色,甚至在工作重点和工
作方式上也有不同。其次,在多党合作框架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价值性理念方面是一
致的,但在工具性理念方面存在差异。共产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可以从另一个
角度看问题。再次,多党合作中的政党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同于共
产党自身的同体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可称之为 “异体监督”,有学者称之为 “合作性监
督”。异体监督蕴含合作性监督,很好地诠释了 “同”和 “异”的关系。进入新时代,多
党合作要在现代化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 “一致性”与 “多样性”也需要在更高层
面上得以融合。习近平在处理我国政党关系时,准确地把握了贯穿其中一致性和多样性的
特点和规律,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一方面,习近平善于 “求同”。他不但从理论阐
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这是共产党与民
主党派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而且抓住新时代对民主党派的新要求,提出一系列切实
可行的政策措施来破解民主党派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克服消极的 “异”,夯实了共同的
思想政治基础,增进了政治共识,这是 “求同消异”,有利于多党合作的发展。另一方
面,准确地把握 “异”的价值。习近平强调要与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要一如既往地营造
民主宽松的协商环境,鼓励不同意见交流和讨论,并要求增加讨论交流平台和机会,丰富
协商内容和协商密度,创造条件让各党派表达具有积极意义的 “异”,体现了 “异”的民
主价值。同时,习近平重视 “异”的纠错价值。习近平批评了中共一些干部怕被监督,不
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指出,“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
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参政党一个重要职责
是让执政党听到各方面声音,特别是批评的意见。民主党派要敢于讲真话、建诤言,客观
反映情况。 为了更好地提升 “异”的纠错价值,习近平指出要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民主
〔 13〕
党派民主监督,要探索开展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在准确
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过程中不断前行。
2.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上的 “一致性”与 “多样性”
在中国知识分子队伍中,其中 75%是党外知识分子,因此,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
一战线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而贯穿在其中的 “一致性”与 “多样性”的矛盾尤为突
8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