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党政研究》2020年第5期
P. 24
理解和背离性歪曲,进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新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新飞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为标志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
〔 25〕
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
〔 26〕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地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
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变中国、也改变世界,更改变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称得
上是一次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飞跃。这一新飞跃 “并不排斥 21 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多
样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代表着社会主义从一条道路到多条道路的历史发展,而不是
相反” ,也绝不包含任何输出模式的意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 “输入”外国模
〔 27〕
式,也不 “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 “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
为一个整体,其他国家不可能完全复制中国模式,复制了也不会成功,但所包含的中国方
案、中国经验是可以选择性借鉴的,这是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我们尊重
各个国家、民族的个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
实践必然会包含社会主义的共性,而这一共性正是面向 21 世纪科学社会主义,从而开辟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 1〕〔 12〕〔 16〕〔 20〕 〔 26〕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N〕 . 人民日报,2017 - 10 - 28.
〔 2〕〔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5,413.
〔 3〕秦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M〕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30.
〔 4〕李健,孙代尧.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论纲 〔 J〕 .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研究,2013,( 2) .
〔 5〕石仲泉. 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J〕 . 前线,2017,( 11) .
〔 6〕胡振良.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 J] . 科学社会主义,2010,( 3) .
〔 7〕郭强,王超. 现代化视域中的十月革命道路 [ J] . 党政研究,2017,( 4) .
〔 8〕孙劲松. 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 N] . 吉林党校报,2016 - 06 - 15.
〔 9〕李景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 J] . 科学社会主义,2013,
( 2) .
〔 10〕〔 11〕〔 14〕〔 15〕〔 2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252,370,
373,328.
〔 13〕〔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3,998.
〔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 18〕〔 19〕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8,146.
〔 23〕斯大林选集:下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1.
〔 25〕〔 27〕秦刚,郭强. 社会主义 “从传统到现代”的新发展———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J] . 科学社会主义,2018,( 1) .
【责任编辑:董史烈 刘彦武】
3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