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党政研究》2020年第5期
P. 20

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为社会主义增
             添中国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的横向发展,更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新探索。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源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
             的整体性、突破性创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性、时代性发展。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建设、和平外交等,是我们党带领
             人民创建和发展中国道路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思考,以及创新经典马克思主义的
             主要方面。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马克思曾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 “第一阶段”“一个较高的
             阶段”。列宁结合俄国实践,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划分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时期以及共产主义时期。而斯大林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以生产关系
             “兴无灭资”的标准宣布建成社会主义,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负面影
             响。在总结反思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 “处在
             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仍强调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 11〕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
                                                    〔 12〕
             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化
             的年代,他们认为的发展动力一般指暴力革命或阶级斗争,但也没有否认 “旧社会可能和
             平长入新社会” 的可能性。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的苏联,斯大林曾以为社会主义生产关
                             〔 13〕
             系已同生产力完全适合,阻塞社会主义改革之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
                                                            〔 14〕
             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革命性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经济体制是商品、货币已经消失了的产品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
             苏联,斯大林把指令性计划当作计划的唯一形式,把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作为所有制特征,
             后来弊端逐渐显现,导致苏联经济持续滑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经历了一
             个渐进探索的过程。“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将社会制度与经济体制区别开来。党的十九大指
                         〔 15〕
             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
                                                                                〔 16〕
             机结合以及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有提及的全新理论课题,是对马克思主
             义做出的原创性贡献。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民主的,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时,就和民
             主、法治、公正联系在一起。马恩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
             阶级,争得民主。” 后来列宁进一步推进新型民主建设,但斯大林并未实践列宁晚年倡
                                 〔 17〕
             导的政治改革思想,而是强化中央高度集权,人民群众对权力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与制
             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
                                                   〔 18〕                                         〔 19〕
             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面向 21
             世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也将 “坚持人民当家作
             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
             创新性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马恩没有专门论述文化的论著,但对思想、艺术、文化、精
                                                                                                       9 ·  ·
                                                                                                      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