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党政研究》2020年第5期
P. 15
为机,把它变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每当重
大风险挑战迎面而来的时候,都是对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家的一场大考。坚持底线思维是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策略,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
险挑战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党面临的复杂险峻环境,反复强调
坚持底线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善于运用 ‘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
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坚持底线思
〔 10〕
维,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斗争中,一是要把抵御重大风险挑战的防线放到可以容忍
的最低限度。这个可以容忍的最低限度就是站在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的底线。
底线是一个质的规定性,离开了这个质的规定性,那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
了。坚持底线思维,从坏处准备就是从可以容忍的最低限度准备。准备的目的就是在重大
风险挑战来临时,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例如,这一次抗击新冠肺炎疫
情,我们的底线思维就是做好新冠肺炎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蔓延,造成人民生命财
产重大损失的各种防范准备。正是有了这样的准备,我们才采取了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人员
流动、全部居家隔离、重点控制湖北、武汉疫情,集中力量打赢武汉保卫战和湖北保卫战
等断然措施,取得了在较短时间内阻断病毒流行的巨大成就。尽管这个时候西方外部势力
大肆攻击中国的防疫举措是侵犯人权、限制公民自由等等,但全世界最后都看到了中国共
产党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群众根本利益的良好效果。当病毒在全世界蔓延的时
候,他们也纷纷效仿。试想一下,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断然措施,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命健
康要遭受重大损失。二是要把重大风险挑战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并且化危为机,提
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底线思维,不能满足于做一个应对风险挑战积
极防御者,而是要把它当作一次淬炼思想和本领的机会,使抗拒风险的能力更加坚固、发
展的动力更加强劲。这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远大理想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只有积极主
动,抢抓机遇,才会不害怕风险挑战,而是勇敢面对,主动作为。这次疫情暴发给我们国
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我们从这场风险挑战中发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机
遇。例如,“云经济”“宅经济”等新业态的出现,对 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
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的新基建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再例如,抗疫斗争的胜
利,为坚定 “四个自信”提供了十分生动的案例,将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产生巨大的作用等等。三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关键在于坚持好、完善好中国
制度。从最坏处做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不是什么社会制度都能做得到的,只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做得到。从世界各国政党、国家领导人、广大网民对中国抗疫成果的
高度评价就能证明。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坏处准备,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是因为有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之所以能够争取最好的结果是因为我们能够通过总结经
验教训不断健全和完善自己的制度。这次抗疫斗争使我们的制度、体制机制得到了进一步
的完善,例如,在应急管理中出现的联防联控机制、在重大风险发生时形成的舆论引导机
制、为应对重大风险体制形成的 “战时”生产体制和供应机制等都有许多新的创造,这
为应对类似的重大风险挑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制度参照,一定会使我们的领导艺术和治
理能力更加娴熟。
第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营造人才辈出、英雄辈出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巨大
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只有好的制度才能让好人充分做好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扫除一切束
缚人的思想、捆住人的手脚、压抑人的主动性、制约人的创造性的陈规陋习。只有把人的
4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