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党政研究》2020年第5期
P. 17
党 政 研 究 2020 5
面向 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地位与时空方位
王 超 郭 强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形态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
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
跃,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这次飞跃提升到新时代的高度,提升到 21 世纪
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实践形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新飞
跃,而这次新飞跃的基本实现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标志的。从理论和实践双重
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面向 21 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有助于从这
样的认识高度认识其世界意义。
〔关键词〕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0)05 - 0016 - 08
纵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500 多年发展历程,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马克思主义
丰富与发展的理论主线,一条是社会主义历史性飞跃的实践主线,这两大主线良性互动、
交相辉映,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 500 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从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
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至今已有 170 多年的历史;从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科学社会主义最先在俄国从理论变为现实,到现在已过百年。不同时
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在
党的十九大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
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这需要
〔 1〕
我们去审视马克思主义在 21 世纪发展新的理论需要以及社会主义实现从传统到现代新飞
跃的实践意义。
一、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形态,广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
〔作者简介〕王超,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郭强,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
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 100091。
6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