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党政研究》2020年第4期
P. 60
起人民检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第一,建立健全党的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党的联系群众制度,是我们党初心和使
命的外化、固化和显化,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文明向现代化发展大势所趋。对此邓小平有着
透彻而精准的认识:“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
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
工具。” 因此,为避免使得党的一些方针政策流于空洞乏力的说教和口号,联系群众需
〔 11〕
要做好制度配套衔接,增强制度的整体功能,建立诸如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等相关配套制
度,这都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最深厚
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可以说中国共产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江泽民认为:“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
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具
〔 12〕
体来看,广大党员是制度执行的主体,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我将无我、不负
人民”并不是停留在嘴边的一句华丽的口号,而是需要在 “制度治党过程中把为人民谋
福利的优秀分子发展成为党员” ,将是否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作为我们党选人用人
〔 13〕
的标准。只有在进行制度治党的现实过程中,切实将 “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融入制度
治党的全过程,才能确保制度的设计最终能自觉彰显出人民价值导向。
第三,制度治党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相统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建党近一百年来,
我们党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栉风沐雨,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党紧紧依靠
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目前,我们既要看到时代赋予我
们党崇高的历史使命,又要看到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越是面临重大困难挑
战,越是需要同人民群众建立起密切联系。我们党既要纵深拓宽广大人民群众建言献策的
渠道,又要善于将人民群众生动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及时上升为规章制度。历史经验已经充
分证明,用最持久、最稳定的制度去沉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制度来夯实党群、
干群关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 N〕 . 人民日报,2009 - 10 - 09.
〔 2〕〔美〕塞缪尔·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 M〕 . 北京:三联书店,1989:12.
〔 3〕〔 8〕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8,333.
〔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
〔 5〕〔 7〕习近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 N〕 . 人民日报,2014 - 10 - 09.
〔 6〕习近平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
一体建设 〔 N〕 . 人民日报, 2016 - 12 - 26.
〔 9〕李景治.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 〔 J〕 . 党政研究,2020,( 1) .
〔 10〕《领导干部 “三严三实”学习读本》编写组. 领导干部 “三严三实”学习读本 〔 M〕 . 北京:人
民出版社,2015:13.
〔 11〕邓小平文选:第 1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 218.
〔 12〕江泽民文选:第 3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9.
〔 13〕赵笑蕾. 在制度治党的全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J〕 . 理论学刊,2018,( 1) .
【责任编辑:刘彦武】
9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