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99
困境则容易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危害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地方政府各部门在日常
工作中应继续提升政务工作公开性透明性,完善和改进民意诉求与利益表达机制,扩大公
民的政务参与。在政府重大公共政策制定和出台之前,需充分征求政策涉及群体的意见和
专家的建议,加强和民众的沟通与交流,保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处置和应对
突发事件时,政府官方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回应民众的质疑,减轻民众的恐慌和忧虑。
地方政府还应健全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升干部的人文关怀与新媒体素养。适应
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对网络舆情收集与研判,
主动抓取热点话题,搜集相应信息,帮助政府官员在回应舆论关切时做到清晰明确、真实
有效,避免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对于部分媒体为吸引民众眼球、
提升阅读流量而发布失实报道的行为要依法处罚,防止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
要正确引导传媒行业从业者求真务实,确保官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新闻媒
体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
六、结语
“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
〔 39〕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一切行政
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
意的服务型政府” 。这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指明了方
〔 40〕
向。新时代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
改善和优化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更有公平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从而赢得人民的
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政府回应性,高度重视和倾听民心民意,及时回
应民众诉求和质疑,打造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政府,实现由传统控制型政府管理向现
代回应型政府治理的跨越。面向未来,打造廉洁高效、知行合一的现代政府,防范和避免
“塔西佗陷阱”,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 1〕〔 4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 〔 N〕 . 人民日报,2019 - 11 - 06.
〔 2〕习近平.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 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35.
〔 3〕〔 29〕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N〕 . 人民日报,
2017 - 10 - 28.
〔 4〕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 〔 EB / OL〕 . 中国政府网,http:/ / www. gov. cn / premier/ 2019 - 03 / 16 /
content_ 5374314. htm.
〔 5〕周雪光.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 〔 M〕 . 上海:生活·读书·三联·书店,
2017. 17.
〔 6〕Louis Harris Poll,1996.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Joseph S. Jr.,Philip D. Zelikow,David C.
King,eds. Why people Don’ t Trust Government 〔 M〕 .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
1997:207.
〔 7〕塞缪尔·亨廷顿. 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 〔 M〕 .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243 - 244.
〔 8〕Bertrand de Jouvenel,Sovereignty 〔 M〕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 123.
8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