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77

三、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一)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元主体力量建设
                  国家治理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相关方,因而也形成了国家治理的多元主体性,包括政
             党、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一个治理主
             体来完成,而必须要对政党、政府、市场等多主体的定位与职能进行明确,寻求多主体治
             理的合作路径;也只有不断加强多元主体的力量建设,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各个治理主体推
             进治理现代化的功能。在多元主体之中,政党处于各个主体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引导与调
             节的枢纽性作用,人民政协作为政党协商的组织机构,“吸纳了大量党派、社团、企业家、
             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代表人物和港澳台人士,凸显着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中要求参与主体多
             元化和包容性的基本特质”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力量,
                                          〔 13〕
             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有效调节各个主体之间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主党派仍然发挥着联系相应部分群体的作用,
             能将其吸纳到国家治理之中,起到了重要的联系调节功能。政党制度的枢纽作用决定了新
             型政党制度既能够直接影响客体,也能够通过其他主体影响客体,因而它对国家治理现代
             化的路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
             度对于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力量建设的指导作用。首先,要明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
             党派在国家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地位,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又要增
             强各民主党派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十分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同样,
             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也需要强化自身建设,尤其是组织建设,培养本党成员的担当精
             神与建设能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通
             过不断创新与发展新型政党制度,将新型政党制度的主体建设功能用制度化确立下来,为
             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细化人民政协职能,实现国家治理高效化
                  实现制度化与高效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依赖于人民政协职能的细化,
             离不开人民政协与同级党委、人大、政府等其他组织关系的明确化和规范化,而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的主要职能则体现了和维护了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但目
             前人民政协的职能界限仍然不够明晰,这也给人民政协行使职能带来了许多困难,职能的
             界限不明也导致了人民政协与其他组织的关系难以准确界定。这对于国家治理的制度化与
             高效化十分不利,也会导致难以完全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
                  首先,明确与重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还存在着对人民政
             协政治协商职能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政治协商也难以在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发挥真正
             作用,因为决策的主体是党的组织和政府,如果各级党委与政府对于政治协商的重视程度
             不足,政治协商也难以发挥其成效,缺乏政协的建言献策,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然是
             不利的。对此,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不断 “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
             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
             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 。各级党委与政府应当非常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
                                              〔 14〕
             商职能,健全与完善相关的协商制度与方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并确保参政议政能力较强、能代表群众利益的委员参与政治协商。其次,注重发挥人民政
             协的民主监督功能。从我国现实来看,经济、社会等领域存在着一些治理失灵的情况,这
             与监督的相对缺乏密不可分,治理的有效化与高效化离不开民主监督。因此,一是需要对
                  6 ·  ·
                 7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